19:书评·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史料学田野上的深耕细作
《〈畿辅通志〉暨〈河北通志稿〉研究》吕志毅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版/48.00元
  ○魏光奇

  吕志毅是我国方志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上世纪90年代,他撰著的《方志学史》,在国内乃至国外的方志学、历史教育学界有广泛影响,被誉为“当今修志之要籍”、“治史之宝筏”。《〈畿辅通志〉暨〈河北通志稿〉研究》一书便是他悉心从事方志学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清代康、雍、光三朝所修《畿辅通志》和民国时期进行纂修的《河北通志稿》是属于史料价值很高、值得进行专门研究的方志。吕先生对几部《畿辅通志》和《河北通志稿》的研究驾轻就熟,路径清晰。

  吕著对光绪志的研究最为着力,于各目之下大多勾稽其内容与康、雍二志之异同,分析其得失,此处最能彰显吕先生在方志学研究方面的深厚功力;对于志书各目所涉及的制度、文化问题,均梳理其源流演变,如果没有广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这一点则绝无可能做到。对于志书中某些记述的特殊史料价值,吕著往往予以发掘,这极大地方便了各研究领域的志书利用者。这里仅举一例。中国历代盐法是一个研究难度较高的问题,如能结合某一时代某一盐区的情况加以透视,会有不一般的收获。清代的长芦盐区地处直隶,故雍正、光绪《畿辅通志》和《河北通志稿》均设有盐政(盐法、盐务)一目,其记述、探讨不乏独到、新颖之处。有鉴于此,吕著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指出了这三部志书在辑录资料和撰述方面的特点及高下得失。吕著指出,《光绪志·盐法》有关清代的文字“几乎全为辑录文献而成”,而《通志稿·盐务》系纂稿者自己撰文,“所述之言,必注明文献来源,而无武断之语。正文文字无多,叙事简赅”;又统计指出,后者明代部分“正文近2万字,注释317条,引书300余种次”,清代部分“正文1.6字左右,注释凡379条,引书370余种次”。显然,吕著的这种研究是对于历代盐法史料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有些重要问题,四部志书结论不确或语焉不详,吕著还作出了自己的考证。

  吕志毅先生作为一位方志学学者,除著书立说外,还以其他方式为我国当代的方志事业做出贡献。这包括:创建、主持河北大学方志学专业,为全国各地方志培训班授课,应邀对一些地方的方志修纂进行指导。他一方面潜心著述,一方面热心公益,这种学者风范十分令人敬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分销视野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
   第09版: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
   第10版:传媒中国
   第11版:世界出版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观察·月览
   第15版:观察·月览
   第16版:观察·月览
   第17版:书评·社科
   第18版:书评·童书
   第19版:书评·综合
   第20版:书评·综合
   第21版:中国馆配
   第22版:聚焦
   第23版:数据
   第24版:专栏·观点
芬兰儿童系列绘本《破冰船希速》正式“驶入”中国
走进袁隆平的梦想世界
爱并坚守是世上最美的事
看故事 学会计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
健儿当奋勇 方寸书青春
史料学田野上的深耕细作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综合19史料学田野上的深耕细作 2015-11-06 2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