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馆情/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习堂”这样创新公共馆社会教育服务
  ■杨秋琳(上海宝山区图书馆)

  “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是上海宝山区图书馆服务品牌项目打造的创新服务,也是图书馆在实践社会教育职能、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课程化实施的新探索。

  陈伯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出版家、教育家。陈伯吹纪念馆2013年迁址于上海宝山区图书馆并正式对外开放。在陈伯吹家人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宝山区图书馆依托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会,自2015年11月起创立“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并通过种种努力,充分体现图书馆人的积极作为和“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能。

  “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是一个专业合作下的培训体系建设,由陈伯吹儿童文学基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少年儿童出版社、宝山区文广局、宝山区教育局共同合作,成立工作指导委员会,负责策划组织实施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公开招募儿童文学创作爱好者,开展为期1年的系统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儿童文学创作培训。课程内容采用“知识——能力——应用”三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学习——阅读鉴赏——作品创作”三段式学习,使学习者养成鉴赏、创作、评论儿童文学的能力。培训主要包括儿童文学基础理论培训和创作实践指导,分别由方卫平、梅子涵、秦文君等知名儿童文学教授及著名作家、出版人为学员进行培训。对于优秀作品,通过专家评选集结成册。

  讲习堂学制为1年,通过每月的常规培训、暑期封闭式短训班、季度作业点评、交流研讨及成果展示等方式进行。并希冀通过平台营造,繁荣儿童文学创作。至今,学员在日常培训活动外参与了多项活动和多个儿童文学创作大赛,多位学员作品获奖,作品在杂志发表,同时,学员也以阅读推广志愿者的身份投身于各类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担当着全民阅读推广的主导责任,建立“陈伯吹儿童文学讲习堂”是我馆在公共图书馆转型中的一次重要创新与尝试。可谓是在传统阅读推广领域外独辟蹊径,由图书馆主动承担起培养创作人才的责任,进而更好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讲习堂积极探索课程培训方式,目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讲习堂”量身定制课程安排及师资资源等,探索跨行业间协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实现儿童文学发展的“双赢”。图书馆还通过文教融合的形式,吸纳社会机构合作,搭建整合社会资源开放平台,如联合区教育局,形成“图书馆+X”的社会服务模式。

  “讲习堂”的实践表明,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及宝山区图书馆提供经费保障、课程的实施组织,儿童文学名家和资深儿童文学编辑提供智力支持,学员们群策群力、共同参与课程设计与交流学习,从而培养儿童文学创作爱好者及阅读推广者,号召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儿童文学事业的发展,符合现代公共图书馆“倡导终身学习,促进知识代谢,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服务理念与愿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专题
   第03版:出版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出版专题/出版百强团队
   第06版:传媒中国
   第07版:成长教育
   第08版:行情报告
   第09版:中国馆情
   第10版:中国馆情/聚焦
   第11版:中国馆情/专栏
   第12版:中国馆情/广告
   第13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14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15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16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17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18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19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0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1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2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3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4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5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6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7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28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0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1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2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3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4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5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6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7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8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39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40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41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42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43版:法兰克福专刊
   第44版:法兰克福专刊
馆藏新书
首都图书馆:培养未来的阅读者,从婴儿故事会开始
“讲习堂”这样创新公共馆社会教育服务
县级公共图书馆迎接第六次评估记
天雨流芳:别样的特藏室
互动如何为纸质阅读独辟蹊径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馆情/专栏11“讲习堂”这样创新公共馆社会教育服务 2018-09-28 2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