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长)
刘杲同志关于出版的论述,具有远见卓识。他提出的出版观点,阐释的出版理念,更加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于文化建设和出版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对我们做好新时代的出版工作,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其中,刘杲同志关于编辑出版工作的论述和观点有这样四个方面令人思考,印象深刻。
一是提出编辑活动要以人为本。刘杲同志在《我们是中国编辑》一书的《自序》中提出的编辑活动要以人为本的观点和论述,诠释了出版工作的宗旨,体现了出版工作的初心。编辑出版工作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只有尊重作者的权利,才能更好地保护作者的创新精神,才能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只有尊重受众的权利,竭诚为受众服务,弘扬韬奋精神,才能赢得读者的支持,实现出版的价值。
二是提出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是出版传世之作。刘杲同志阐释了编辑出版工作的目标与追求,体现了文化繁荣与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如何衡量和评价文化繁荣和出版发展?归根到底,要看是否能创作出版一批传世之作,这是衡量文化繁荣和出版发展的重要标志。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出版载体和形式如何变化,出版最基本的功能和要求没有变,就是要传播和积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提供优质的出版内容、有价值的阅读产品。
三是提出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刘杲同志阐明了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出版产业的两重性,既有经济的要求,更有文化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明确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就能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出版产业发展的方向,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更好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是提出要大力培养优秀编辑人才。刘杲同志十分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他在多篇文章中阐明了编辑人才的基本要求、出版情怀和文化担当,提倡做学者型编辑,指出编辑人才的培养途径。刘杲同志关于编辑人才的观点和论述,很有前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对加强我国出版人才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对刘杲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学习他的高尚品格,传承他的出版理念,以推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出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