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出版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奇校车”没了,蒲公英童书馆要垮了?

  ■受访人:颜小鹂(蒲公英童书馆创始人) □采访人:孙 珏(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2024年,对于蒲公英童书馆创始人颜小鹂来说,是职业生涯“极具变数”的一年。跟了颜小鹂24年的“神奇校车”版权部分旁落,这套曾经创下最高年销售纪录1亿多码洋的系列书,可以说是民营童书品牌产品运营的标杆。2006年前后,长达15年之久的国内童书“黄金时代”拉开序幕,伴随这场盛宴启幕的是2000年就与颜小鹂结缘的“神奇校车”的引进出版。从最初5000册压库找不到买家,到每年爆炸式的销量增长,“神奇校车家族”不断壮大,它不仅给一个从0到1的童书品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也折射了国内童书市场兴盛期,优质版权书给中国家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而就在2024年,“神奇校车”大部分版权被某家公司高价抢走,对成立18年的蒲公英童书馆来说是否面临危机?“危机中孕育着新的可能。”在颜小鹂看来,18岁的蒲公英童书馆,真正的生命历程才刚刚开始。以下为商报记者与颜小鹂的对谈实录。

  2024年蒲公英童书馆情况如何?

  □今年蒲公英的营收增长情况如何?

  ■相比去年,今年我们依然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大概增长了20%。

  □销售回款码洋是多少?

  ■回款码洋近2.5亿。

  □蒲公英实现增长,“神奇校车”系列占比大概是多少?

  ■“神奇校车”系列贡献的码洋回款比重大概在40%。

  □蒲公英回款最高的时候是哪年?

  ■应该是2020年,达到3.2亿码洋。

  □那时“神奇校车”占的比重是多少?

  ■占40%左右。

  □也就是说“神奇校车”最好的时候是2020年?

  ■应该在2020年,然后就开始下滑。我觉得一套书它是有生命周期的,特别是科普知识类读物。

  □出版下行周期外加头部产品版权流失,对蒲公英来说是否意味着双重打击?

  ■上一个高速发展的周期我们赶上了,收获满满,今天这个下行周期我们也赶上了,这对每一个从业者来说,是一样的,都得直面。接受就好,不用过于焦虑。至于“神奇校车”的版权被拿走,就好像你正在唱歌,突然有人把喇叭给关了。当然,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只是对某些商业操作,不能理解。

  □什么样的操作?

  ■首先,并非像新版权方所说的那样,他们拿到了全版权的“神奇校车”。“神奇校车”图画书拼音版、手工益智版、小百科等版权还在我们手上,还有好多年才到期。其次,“神奇校车”品种分类和版本定义都是蒲公英童书馆做的,包括图画书版、桥梁版、动画版的版本定义……原版书上并没有设定再次,“神奇校车”每本书的书名都是蒲公英版权期中翻译的,新版权方不仅将大多翻译的书名直接使用,还在某些平台上对比新旧版本的内文翻译。

  □能讲讲“神奇校车”的版权到底是怎么丢的吗?

  ■在版权到期一年多以前,我们一直跟版权方沟通续约的事情,版税也按时支付,但对方一直没回复。一直到今年3月,版权方才告诉我们他们已决定另外授权。对外方这样不顾蒲公英童书馆14年的经营与推广所付出的努力,我深表遗憾。想起第一次接触到这套书还是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的时候,那是2000年,在当时的选题论证会上,大家对这套书的认知是新鲜又好奇,在此之前没有见过如此讲述科学的图书,那时候也没有科普绘本的概念,觉得有点像漫画,但故事的代入感还不错,于是决定试一试。当然其结果不理想,一个版权期下来5000套都没有卖掉。到了第二个版权期也就是2005年,是否续约也有一些争议,还是阿甲老师他们在介绍这套书的时候给了我信心,当时还邀请阿甲和探长走进新华书店门店,一场一场地为小读者讲解这套书,地面推广做了不少工作,但整体起色不明显。直到2010年蒲公英童书馆接过版权,也赶上了当当网的大势,我们借势发力,做了各种有创意且用心的推广,当时几乎是一周一个不一样的专题,各个媒体各个网络平台,找到不同的阅读推广人加持,这套书才迎来了黄金时期。这一晃24年过去了。

  □外面有声音说,“神奇校车”没了,蒲公英是不是要垮了?

  ■如果“神奇校车”没了,公司就垮了,那这个机构可能早就应该垮了。其实这样的传言我也听到过。事实上,我们今年还实现了将近20%的增长。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第一要稳住,起码员工的工资福利必须要稳定。印象中俞敏洪曾经说过,不论公司遇到什么问题,与你同行的小伙伴才是最该被关照和善待的;第二,我们要看到,蒲公英还在稳中求长。我认为,在蒲公英18年遇到一些小插曲,就当给我们的成人礼放烟花了。我跟团队的同事们讲,外部的这些小动作,促使我们更强大,未来的18年,更多的是我们自身的成长,我们内心的节奏,我们未来的目标,我们能不能去坚持做认为正确、可能很难但值得长期去做的事。

  蒲公英的一些变化

  □2024,对于您来说,是不是波折特别大的一年?

  ■2024年我真的很忙。有一半的时间在路上。为什么今年向外跑得这么勤?实际上我们也在发现新的突破点。选题层面、渠道层面都想更丰富一些。从渠道层面来讲,比如一些特殊渠道的采购是以什么方式进行要去摸索经验;原来的发行渠道,不管是新媒体发行,还是传统图书销售模型里未完成的部分,都需要重新掌握最新情况。所以,今年的重点就是跑各种可能性。从内容层面,我们也在关注更实际的需求。比如,教委要找心理学的内容,哪些书能匹配,我们怎样去应对这样的需求,等等。另外就是人员调整。现在蒲公英30多人,新媒体服务还得跟上,这部分很消耗人,因此,我们还在招兵买马。

  □今年出书情况怎样?

  ■今年我们的新品书品种数是20个,老书新作有20种,加在一起是40多种。老书新作的概念,不是说我们再版就完了,而是从封面开始重新设计,将文字排版做调整。同时,让编辑走到营销身边,与营销做更紧密的交流沟通。原来我们的编辑只是把资料给营销,营销自己消化,营销有什么东西在自己的团队里商量,现在营销也走到编辑里去,把他们听到的、感悟到的与编辑交流,编辑消化后再来丰富图书。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蒲公英在很长一段时间渠道做得并不是很细致?

  ■我们在2006~2021年十余年的时间里,都是与当当绑定合作的,95%的销售额来自当当。在这里我要感谢当当给予我们成长中重要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2022年开始尝试改变此前的销售格局,向外扩展。因为怕退货、怕乱价,扩展过程还是挺小心的。离开与当当的深度绑定后,我们也只有十几家经销商,像博库、文轩这种,文轩只做了重点品,今年才把大众品做开。

  □渠道重新摸索花了多久?

  ■到今年差不多试了两年。外部渠道重新布局,各个渠道我们应该设定多大的销售额度,哪些品种是支撑销售的核心,都从头开始探索。我们把品种级别划好,线上怎么打,新媒体销售怎么拓展,线下如何做,分门别类梳理清楚。今年实际上是我们做整理工作的一年,整理的同时保业绩。

  □折扣情况呢?

  ■每个月结的平均折扣不低于41折。有的渠道低一点,有的渠道高一点,拉平能拿到40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尽了很大的努力了。

  □蒲公英的自播做得怎样?

  ■2021年我们在抖音开了直播,疫情中断断续续地做。当时的直播是营销人员做,对内容的把控度没那么完整,主要是想卖货,客单价也越来越低,后来我们在总结经验后,决定关闭蒲公英童书馆官方抖音号,待思考清楚后再说。

  □后来重新开了号?

  ■2023年,我开了一个童书侦探颜小鹂的抖音号。一开始做的是短视频。今年10月,我们开始做直播。一周一次(或者两次),时间也从三个时段选定到下午6:00~9:00。客单价稳定在79~119元。我们做这个号,其实是一种实验,把我们的好书以专业的视角推荐给同频的读者、让一些达人看见我们的好书。在我们的直播号里,平均用户停留时长已经稳定到6分钟,真的是有人进来听你讲书。不管谁进来,都能听到蒲公英在介绍好书,好在什么地方,他们再去选择,我们会劝大家先从小套系买起,如果孩子喜欢读,再买大套。

  □直播间不以带货为主要目的?

  ■第一,我想看看读者对蒲公英的品到底反馈怎样。因为我们现在见不到读者,希望有直观的读者反馈。比如,那些买了我们书的粉丝会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就把他们当成星级粉丝专门运营,这是找到读者的方式之一。第二,要去试有价值的书的客单价区间,读你的书的人群,他们的接受度是怎样的。并不是所有读者都是蒲公英的读者。所以,今年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做测试。

  □蒲公英的“地图”系列现在销售如何?

  ■现在“地图”系列在下滑,我觉得与销售场景有关。这个系列的版税高,不可能低折卖。所以,我们在控风险的同时,尽可能稳定销售价格,定位为长销品,也配套长销品的营销策略——比如小红书的推荐和种草等等。

  □有了这些新动作,失去“神奇校车”对您的影响在削弱?

  ■是这样。既然面前有座桥,过了就好,不可能永远停滞在桥上。还有一个问题是,我深刻意识到,大树下面不长草。大树砍了,其他的草反而长起来,花也开了,看到了新机会。一件事儿不可能只有坏的一面,一定有好的一面。自从“神奇校车”开始离开,很多编辑觉得自己的书能在舞台上唱主角了。编辑们的配合度也都高起来。所以,这也是坏事变好事,是人心的转变,整个公司气场都在转化,我觉得挺好。蒲公英员工工资没降,大家都稳住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对蒲公英来说,是第二次成长,之前创业期是闷头打,往前冲。在眼下蒲公英童书馆成立18周年的时间节点,会更成熟一些。

  □蒲公英童书馆成立18年来,您觉得做得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

  ■对得起商业规则。在商业规则里,我不欠人家一分钱。今年有好些纸厂过来跟我说,颜老师,纸张收款很难,印刷厂也跟我说印刷收款也难。这意味着,全链条都出了问题。我说我们跟10年前一样,该怎么签合约、履约,今天还怎么操作,没欠人家的钱。

  “神奇校车”没了,怎么办?

  □按照推算,“神奇校车”没了,2025年蒲公英将有30%~40%的降幅?

  ■“神奇校车”我们还有几个品尚在版权期内,也就是说明年最多可能下滑40%里的20%。另外,我们已测算过,有新的品种可以跟上,问题不大。

  □“神奇校车”没了,有什么可以接续上的产品?

  ■在美国,“神奇校车”是科普基础读本,面向3~8岁的孩子。他们的升级读本是“科学大爆炸”。“神奇校车”之后,孩子们读什么,美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青少年图书馆目前共同推荐的就是“科学大爆炸”。现在这套书的版权在蒲公英。我们签了30本,陆陆续续出了21本,与美国几乎同步出版。

  □这套书与同类科普书有什么不同?

  ■它是一套漫画科学书,每本书都由一位科学家或者科学院院士撰写。作者用探索的方式完成书写,很符合我们中国当下乃至全世界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基本思路:好奇心,探索欲,寻求多学科融合。小学三年级刚好是读漫画的年纪,“神奇校车”读完就开始读“科学大爆炸”。现在,“科学大爆炸“已经进入全美所有学校的图书馆,与当时“神奇校车”畅销路径一模一样。

  □这套书在孩子中的反馈如何?

  ■这套书最开始在线上起色不大,因为家长虽是买单者,但对内容没有太多感觉。我们转到线下做活动后,孩子的反馈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很喜欢,并且书里的内容甚至成年人都不知道。比如讲乌鸦,并不讲乌鸦习性,也不简单地讲乌鸦如何聪明,而是讲科学家如何探索乌鸦这种鸟,研究它们的社会性。基础的知识点铺陈不再是这套书的重点,而是开启一种更深刻的科学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探索。这套书是我们未来3年的重点。同时,这套书的翻译我们找的全是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研究者。翻译老师们说,很多研究特别前沿,甚至是刚刚国际科学报告呈现的内容。这套书刚好能填补蒲公英科学板块的核心。在线上,我们组了一些小套,希望用口碑来做这套书,而不是盲目降价,还是觉得要将图书品质价值传递给读者,而不是简单地降价。

  □还有其他支撑大盘的品种吗?

  ■除了“科学大爆炸”,我们还与保林叔叔和麦克小奎一起合作,做了一套“放屁恐龙侦探蛙”的儿童幻想小说系列,目前很多网络达人有意向做销售合作;做了一套“整本书分级阅读”,专门邀请周益民、周其星、冷玉斌等一线阅读老师,逐本教孩子真正提升阅读能力。我们打算12月19日蒲公英18岁生日会当天做这套书的首发。未来,我们还会对“阅读123”桥梁书等进行改版重做,《一个大大的大巴士》作者新作明年也会推出。还有一本特别奇妙的“桌游书”明年上半年要推出,专门针对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将桌游做成阅读游戏,这套书由《地图》作者创作,希望找到比手机还好玩的游戏充实孩子的娱乐时间。我们测算了每个品种的销量,明年保持稳定问题不大。

  □保持稳定是说利润还是大盘保障?

  ■利润要保,大盘也要保,员工整体状态更要保。大伙儿的精气神儿要在,这个很重要。很多企业下滑,从老大开始精气神就不行了,就不好搞了。

  □下一个18年,蒲公英想去尝试些什么新东西?

  ■至少账上有钱才能尝试新事物。核心还是人才,是在大盘里,重新盘整人才架构的问题。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年轻人多一点进来。年轻人有特别自我的一面。比如,他们并不关照我们的读者对象,更关照自己,这是他们需要转变的地方。但“00后”的长处是,懂方法、会用工具,他们很清醒,会去学新东西,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挖掘新作者。

  □现在再做童书,是否要调整思路?

  ■现在“85后”“90后”,可能“00后”都开始当妈了。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要调整结构,人员结构、产品结构还有内容结构,这三个结构都需要重新梳理和定义。还有就是阅读方式,原来就是纸质书,现在的阅读方式,听书、游戏都可以成为阅读方式。哪些书适合匹配怎样的阅读场景,阅读产品的商业模型也要重新想清楚。

  □市场上功能型的书,蒲公英会跟吗?

  ■我们没办法去做一个功能性特别强的书,或者说让我去做一个满大街都能复制的书。因为我们花了编辑同样的精力、时间,但可能刚做出来,产品马上迭代了,把你压下去,同时开始拼价格。一旦拼价,书的价值就归零了。这种事我们不做,哪怕少出一点书。

  □2025年,蒲公英会怎样布局?

  ■可能会有一些较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已在布局,签合作协议,但还没有实质性推进。也会停一停,边走边看,做事情会更理性。同时该坚持的调性还会坚持,如果只是赚钱机器,蒲公英就失去了生命。

  □更理性是指?

  ■比如,从前我们加印都是7000册、8000册、1万册,现在能3000册绝不4000册,基本上是这么一个状态。该节流的节了,该开源的开了,现在来看,还是比较良性的状态。

  (完整版详见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微信公众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专版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出版报道
   第06版:出版报道
   第07版:出版/榜样团队
   第08版:出版/榜样团队
   第09版:融合出版
   第10版:综合
   第11版:世界出版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业者论坛
   第14版:阅读推广
   第15版:精品精荐
   第16版:精品精荐
   第17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
   第18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
   第19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
   第20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1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2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
   第23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
   第24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5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6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7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
   第28版:2024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专刊/优案推介
   第29版:中缝
   第30版:中缝
“神奇校车”没了,蒲公英童书馆要垮了?
给小读者搭“梯子”,走进张謇人生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出版报道05“神奇校车”没了,蒲公英童书馆要垮了? 2024-12-20 2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