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妮娜
当前,数字化技术对于传统出版造成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使得传统出版在出版模式、出版流程、出版内容、出版传播等方面产生了变革,传统出版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具体到图书出版编辑工作来说,市场和读者信息的数量变多,信息的收集方式出现了新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图书载体和内容的表现形式由单一纸质图书向着数字平台和全媒体的立体呈现转变;图书内容在强调质量的基础上向趣味化和多元化发展;图书的审读加工环节也加入了大量数字技术,以提高效率适应新时代市场强时效的特性;图书的推广和宣传是最早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的环节之一,也是出版环节中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较多的环节。
新时代对于传统图书编辑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应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物进行融合升级,但这里同样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这就要求新时代图书编辑紧跟时代潮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树立新时代出版融合创新发展的目标,不断适应互联网和数字化带来的新变化。新时代图书编辑应当勇立潮头,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在图书出版中更新思维和技术,为提升出版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贡献力量。
继承发展的思维与目标 总体而言,当前图书出版的思维与目标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图书出版的思维和目标,即遵循图书出版的专业规则,打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有的高质量精品图书;二是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思维与目标,即遵循和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新规则、新思维、新技术,打造出版融合精品出版物。它们都可以在“继承发展”这一维度中进行融合与统一。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数字化进程无论从理念还是技术方面来说,都是人类社会在物质创造层面不断积累而造就的飞速发展现象的体现。纵观古今中外,可以说在任何领域都是在积累的过程中实现发展。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图书出版编辑,要具备在“继承发展”基础上重新审视传统图书出版的思维与目标,并将互联网、数字化的思维与目标融入其中的能力,主动学习并更新理念来指导出版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在继承传统出版范式的基础上真正融合新时代的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推动出版工作创新与发展。
开拓创新的学习与实践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图书出版工作也随之不断更迭,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开拓创新的学习与实践,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形势对于图书编辑的迫切要求。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当前图书出版工作中的传统图书出版思维与目标、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思维与目标,将学习与实践的内容分为传统图书出版的学习实践与互联网和数字化的学习实践。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以“继承发展”的动态眼光考察图书出版学习与实践的整个过程。
传统图书出版学习与实践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政治理论,出版法律法规、规定、标准,出版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素养,语言组织和表达、鉴赏能力等。出版事业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是进行文化积累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图书编辑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和实践必不可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版法律法规、规定、标准是保障出版事业遵循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手段,其落实是保障图书质量的关键。另外,实现图书创造和品质提升要依靠出版专业素养,而保障图书内容的准确性则要求图书编辑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素养。语言组织和表达、鉴赏能力,则是贯穿于整个图书出版过程、实现图书从无到有的重要途径。以上种种素养的要求及其重要性,在传统图书出版的实践中被不断强调,但并非老生常谈,这些素养的实现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尤其在当前传统图书出版转型升级的形势下,要合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思维和技术,但也不能因为新事物的出现而对出版基础素养有所忽略,只有在传统出版素养的基础上融合互联网和数字化的新思维、新技术,才能真正做好新时代出版工作的转型升级。
合理应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同样是新时代图书编辑的重要素养。在互联网时代和数字出版的浪潮中,无论是推出精品出版物,还是开发新的融合出版物,都需要有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技术,主动拥抱动态化的市场,强化与读者互动,以动态发展的互联网思维,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甚至可以引导市场需求走向的出版物。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开拓数字出版平台,在整个出版过程中融入数字技术,在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编辑出版界限,打造与市场对接的数字出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