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林(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党委委员、浙版传媒副总经理、博库集团董事长)
短视频、社交电商等多元场景分散读者注意力,传统渠道的触达效率锐减;年轻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与即时消费习惯,正重塑图书市场的产品逻辑与营销路径;行业库存积压问题严峻,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全链条面临成本与效率的双重挑战;AI、大数据等技术推动销售场景智能化变革,对上下游数据互通、供应链协同及用户运营等资源整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用户需求迭代加速、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当下,构建出版命运共同体的紧迫性日益凸显。为打造更为稳固的出版命运共同体,博库集团以系统性思维,深耕五大融合维度。
一是数据共生:从经验出版到精准出版的跃迁。建立双向数据通道,为出版社提供销售数据、用户画像、搜索热词等关键信息,驱动选题与营销精准化。以《有教养》一书为例,在选题阶段,博库集团便结合当下社会热点话题,精准定位用户需求,与出版社深度沟通。在该书立项后,通过KOL推荐、流量转化等多渠道协同,累计销售33万册。
二是营销共创:构建现象级爆款孵化体系。依托出版社资源与平台流量扶持,打造直播营销矩阵,实现全渠道流量共振。《北斗地理百科》是出版方北斗自营与博库共推共投的典型案例,北斗负责新媒体端,博库负责平台电商。自2024年9月至今,博库已销售该书2万余册,码洋1800万,实现品牌与销量双赢。
三是产品共享:定制化开发激活市场增量。推出专供套装、签名本、文创组合等独家版本,结合用户需求与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产品。如定制共生,与浙版集团本版社合作推出《架空犯》,通过定制专属文创品赋予读者独特权益,并联动博库平台电商、新媒体直播间等开展整合营销推广,该书于6月上线后销售达1.5万册。此外,创立“定制共生实验室”,针对用户特点与文化特色,共研独家品种、内容礼盒、独家盲盒。如主题共生,提前规划全年营销日历,打造“专题日”“品牌月”“阅读季”等IP。再如场景共生,线下开辟大客户“出版社品牌馆”,线上融合“内容+”,构建新的种草和营销场景,让渠道成为内容延伸的载体。
四是供应链共担:效率升级驱动运营提效。开展区域仓配合作,产业链综合服务将图书配送时效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京津冀地区出版社与博库合作自提业务后,品种断货率显著降低,订单时效提升50%,为前端营收提供良好支持。
五是平台共谋:构建私域生态闭环。推出联合会员服务,整合电子书、纸书、课程等权益,打通数字与实体服务场景。博库集团依托火把平台权益、博库电商优势及优质课程体系,联合火花教育优化会员权益与服务,从多维度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了平台日活用户量增长、课程复购率提升、平台店铺权重增强,纸质书目销售渠道拓展,构建起私域生态闭环。
社店战略合作是破局行业转型的关键,既是应对市场重构的必然选择,更是构筑出版共同体的必由之路。“独行虽快,众行方远”,郑重倡议共建数据中台、共育数字人才、共创标准体系,深度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