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传媒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新闻周刊》就要“有意思”
  ■王晓妍

  印象中,《中国新闻周刊》这份国内主流时政大刊一直以严肃客观的风格与认真犀利的气质见长,并不断用其专业性和权威性达成其定位——“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严肃纸媒突启新风格,衍生出一个立足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有意思”为定位和特点的新媒体项目——有意思网。有意思网正以其独特的内容和互动模式强势占领社交媒体。

  近日,国内市场上一个与Buzzfeed一样有趣的新媒体社交产品——有意思网悄然火了起来。你也许未曾关注过有意思网公众号,但你一定听闻过有意思网的有趣发声,比如“发呆大赛”。这个有趣、轻松、又富有价值意义的新媒体品牌却是脱胎于一份严肃的时政类刊物《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是最早试水新媒体领域的媒体之一,早在2009年,《中国新闻周刊》便已进驻新浪微博,2011年又推出9款APP,如今微博粉丝已经突破2100万。 2014年,伴随微信的迅速壮大,有意思网应运而生。

  “有意思网不仅是个微信公众号,更是一个大架构”,《中国新闻周刊》社社委、副总裁,有意思网负责人王晨波告诉记者,有意思网是“有组织的自媒体”,除微博、网站、APP外,还形成包括有意思网、中国新闻周刊、AutoMan、大人的玩具、肚子问题、反观、财迷、剧逗8个自营微信公众号和17个企业定制微信号在内的微信矩阵,8个自营微信公众号被称作“有意思大家族”,针对汽车、金融、美食、文化等多个垂直细分方向,“每一个账号正好戳中相关垂直领域中的‘痛点’,在多维度、个性化和年轻化方面具有更大的商业开发潜力。”25个账号每天大约生产100篇文章,基本上每天都有一篇阅读量超过10万。目前,有意思网粉丝数已达到40万,整个微信矩阵拥有近400万订户。

  在操作上,有意思网完全脱离了《中国新闻周刊》的固有风格和模式,另起炉灶独辟蹊径,与纸媒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互补,比较接地气儿。他们还招募了一个团队专门运营新媒体项目,其中很多都来自互联网公司,少数是来自传统媒体有着丰富经验的记者,这个团队90%都是“90后”。

  王晨波介绍,有意思团队每天会为大家发现社交媒体上最有趣和有传播力的新鲜事物、有意思的人,提供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正能量的内容,并通过内容的疯传来获得用户。比如《毕业照站位神解析 现在混得不好都是因为毕业照站错了》,该篇文章结合7月毕业季,找到一个独特的角度,在朋友圈疯狂传播,阅读量超过了40万。国内外社交媒体的热点也是有意思的重点内容方向,比如《狐狸才是单身狗的最好代言,30个你不知道的动物冷知识》就是根据国外网站的热点做的编译。而《牵着女友手去旅行终于有了大结局》,通过“高清美图+感人细节+暖心结局”形成疯传,斩获100万+的阅读量。有意思网还会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来聚拢粉丝,比如7月4日举办的国际发呆大赛。

  据王晨波介绍,有意思团队自有一套生产“病毒式传播”内容的秘籍:社交货币、情感共鸣、身份认同、5秒注意力、list。“5秒注意力意味着题目是制胜的关键。标题之外,内容当道。那些或让人显得聪明,或者让人显得有爱,或者让人显得萌的内容,总会引发读者的转发欲望,这就是有意思网所说的社交货币值。也是有意思网内容生产的指引。”

  有意思网还成立了网站、微博、Intv等工作室,王晨波表示重点还是在内容生产。中国纸媒的转型一直沿着倾注巨大人力物力,试图在互联网渠道上重塑媒体品牌的路径。然而,技术、研发领域已被专业互联网公司占领,留给媒体的机会实在太少。“媒体转型新媒体最重要的还是内容生产,我们需要把优势和力量集中在内容爆发领域,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王晨波说,他们的目标只有两个: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在移动媒体上引爆。在背后的运营上,编辑的定义如今更多转向“专栏作家+产品经理”,“每人都应该有专栏作家的素养”。王晨波强调。

  如今,在《中国新闻周刊》的营收结构里,新媒体项目占到总体的30%以上,营收一方面来自原生广告,另一方面是企业定制。“目前企业已经把自媒体作为标配,我们共代运营了17个企业微信公众号,包括安利微刊、嘉实基金、尼雅红酒生活等。” 王晨波进一步表示,面对汹涌的资本市场,正考虑接入资本以实现进一步扩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大众出版 童书专题
   第06版:大众出版 童书专题
   第07版:传媒中国
   第08版:世界出版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商报·腾讯 华文好书六七月合刊
   第11版:商报·腾讯 华文好书六七月合刊
   第12版:商报·腾讯 华文好书六七月合刊
   第13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4版:产业观察
   第15版:海外
   第16版:产业观察
   第17版:2015上海书展
   第18版:聚焦
   第19版:历史书影
   第20版:广告
   第21版:活动一览
   第22版:好书抢鲜看
   第23版:活动
   第24版:活动一览
   第25版:广告
   第26版:最美书店体验记
   第27版:商报·卷藏数据
   第28版:广告
   第29版:优案推介
   第30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31版:优案推介
   第32版:广告
优酷土豆更名“合一”
“互联网+”加什么?
掌阅阅读器iReader:重新定义电纸书
《中国新闻周刊》就要“有意思”
中国图书商报传媒中国07《中国新闻周刊》就要“有意思” 2015-08-14 2 2015年08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