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民阅读推广怎样谋创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李丽萍

  第五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在书声与琴瑟声交汇中落下帷幕,虽说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只要全民阅读的渴求在,阅读推广就将永不谢幕。作为北京阅读推广的抓手和综合性平台,北京阅读季在通州河畔的琅琅书声中开启,以“品读书香·名家面对面”等体验扎入基层,以“亲子阅读月”、“北京大学生读书节”等细分人群推广活动走进大众,以“书香北京系列评选”示范全城……近一年来,北京阅读季集全民之力着实打造了诸多阅读推广加速器,如实现阅读公共服务社会化、线上线下打造阅读社群、在公共空间多维度营造阅读氛围、策划并推进“领读者计划”的“种子”培养方案等,这些阅读推广加速器助推北京阅读季实现参与人数之众,持续时间之长,产生影响之巨的可喜成效,使其当之无愧成为阅读推广典型之最。

  阅读公共服务社会化

  长期以来,政府投入都是阅读推广的首要资金来源。在阅读推广早期,政府投入无疑有利于快速完成公共服务平台、人才等资源的建设,保证阅读推广的公益性。但是,长期政府投入不仅加大财政压力,更不利于阅读推广高效持久推进。全民阅读推广理应集全民之力共同投入,增强全民参与感与积极性。

  在利用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上,北京市西城区已走在前列。2014年9月,“第二书房”分店落户该区金中都公园。具体的合作模式是,西城区园林市政部门免费提供场所,房租全免;文委提供不少于40万元的会员办卡补贴、图书采购补贴和推广资源;具体运营由第二书房负责。位于北京砖塔胡同旁的公共阅读空间“砖读空间”也采取此种合作模式,具体运营由正阳书局负责。两个阅读空间服务模式的创新,是北京西城区政府探索公共文化设施运营主体多元化,将公益与商业妥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效举措。继“第二书房”和“砖读空间”之后,西城区再度复制这种合作模式,2015年7月20日,地安门雁翅楼以“24小时书店”的崭新面貌迎接市民,使书香西城的夜空灯火长明。地安门的雁翅楼是2014年修复完成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西城区政府将其免费交给“中国书店”经营,使其成为中国书店旗下首家“不打烊”书店,如今已成为北京市内颇有名气的读书之所。(延伸阅读 ☞ 链接1)

  线上线下打造阅读社群

  阅读既可以是件很私人的事,也可以是“众神狂欢”的理由。随着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社群阅读备受关注。社群阅读既可指线下读书活动、讲座、聚会等,亦可指线上平台的阅读互动。今年8月底,微信团队联合阅文集团推出主打社交功能的“微信读书”,就是意在将腾讯已有的社群用来开发巨大的阅读潜在市场。其实早在多年前,豆瓣、新浪等读书频道早已看到社群对阅读的影响力,除常见的排行榜、书评等互动模式,阅读进度、想读、读过等阅读状态的展示也是激发共同爱好者进行阅读的诱因。

  就阅读推广而言,阅读社群的打造无疑能使推广事半功倍,实现阅读供求的对接和阅读资源的共享。成功的阅读社群打造,可以是线下到线上,也可以线上到线下,在如今,单纯线上或者单纯线下的阅读推广功能已极其有限。为了在已有线下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开发线上推广渠道,北京阅读季于9月11日特成立“北京阅读新媒体联盟”,豆瓣阅读、阿里文学、千龙网、网易云阅读等60个机构,成为北京阅读新媒体联盟的会员单位,旨在团结阅读类新媒体及知名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机构,共同促进北京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互联网+”降低了阅读推广的门槛,也使阅读社群能够实现爆发式增长。(延伸阅读 ☞ 链接2)

  多维度营造阅读氛围

  著名图书装帧设计师吕敬人在“阅读+生活方式”主题演讲中谈到,“我认为阅读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书的本体。书的本体就是书要好,书要有审美,书要有气质,书能够交流、互动,能够翻阅,它能带来书籍的美感,这是书籍本身所带来的魅力。第二个,书还有它的环境,它的空间,叫阅读空间。阅读空间是阅读周边环境、气场,能带来很多我们对书的认识。”诚然,阅读空间的设计越来越成为阅读体验的关键因素。

  北京字里行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敏在“阅读+公共空间”的对话中也提及,无论是字里行间绿色水滴配合卷起来树叶效果的LOGO设计、书架设计、图书的摆放还是温暖不冰冷的桌椅色调的选择,都是经过精心考量,只为营造一个舒心的阅读环境。除书店、图书馆等常规阅读空间,博物馆、银行等也逐渐成为阅读的重要场所。据首都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黄雪寅介绍,首都博物馆除精心策划展览图文外,还会为相关展览制作信息更为齐全的图录,供读者多次使用。首博的戏楼、展厅门口的图书销售区人性化设置也都成为读者阅读的好去处。(延伸阅读 ☞ 链接3)

  “领读者计划”

  创新阅读推广长效机制

  阅读推广能否持续深层地推进,最终取决于能否汇聚一批愿意推广、掌握推广技能、具备推广实战经验的阅读推广人群。我国全民阅读推广自开展以来,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机构,都在阅读推广中积累了可贵的经验,若是能将这些经验收集并在新生代中进行分享,阅读推广功效将实现无穷大扩展,阅读推广也必将更具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正是“领读者计划”提出并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据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介绍,“领读者计划”是北京阅读季2015年提出并开展的新型阅读推广模式,“旨在组织选拔具有一定文化层次、有实践经验、有志于全民阅读推广的志愿者,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培训,培养北京全民阅读基层活动组织者、阅读活动发起者、阅读信息的传播者和阅读文化的倡导者,形成相对稳定的全民阅读推广者队伍,不断提升北京全民阅读推广的专业化水平。” 从今年9月开始,“领读者计划”第一场培训就紧锣密鼓地展开:《国民阅读的现状与发展》、《我们为什么做阅读推广人》、《我们为什么读与怎么读——团体阅读的理念与方法》等课程设置,既让参与者了解当前阅读推广的现状,更让其亲密体会和感受阅读推广人的热情与执着。通过“领读者计划”系列课程培训,普通阅读爱好者得以快速收获读书活动组织的相关知识,并亲身模拟实操组办读书会,逐步成长为合格的阅读活动组织者。已经具备活动组织能力的读者,则可以再次取经,化解阅读推广中的盲点和难点,吸收优秀经验和方法,将阅读向更广、更远、更需要的地方传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分销视野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
   第09版: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
   第10版:传媒中国
   第11版:世界出版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观察·月览
   第15版:观察·月览
   第16版:观察·月览
   第17版:书评·社科
   第18版:书评·童书
   第19版:书评·综合
   第20版:书评·综合
   第21版:中国馆配
   第22版:聚焦
   第23版:数据
   第24版:专栏·观点
三联原总编李昕出书谈做书理念
全民阅读推广怎样谋创新
PPP与全民阅读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阅读社群如何做
在博物馆营造阅读氛围
中国图书商报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09全民阅读推广怎样谋创新 2015-11-06 2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