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阅读教育成为一个新现象、新趋势、新课题。为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周报》围绕阅读教育,从特色书香校园推展、阅读教育先锋教师、阅读教育观点及方法等方面推出系列报道,以求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交流平台,欢迎相关机构、相关人士推荐可供报道的个案、现象及思考。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搭建阅读展示平台
学校通过拓宽阅读空间、规范图书借阅流程及评比细则、搭建阅读展示平台等方式,为学校书香文化建设增添活力与动力、魅力与实力。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的图书馆现有图书2.17万册,每年进行图书更新。学生可在图书馆、阅览室、教室、会议室、读书角、小花园等校内场所开展自主阅读。学校率先在校园内设立朗读亭,为学生开拓阅读空间。
除此之外,学校与扬州市图书馆合作成立扬州市图书馆树人学校分馆,以“流动图书车”的方式定期更换学校馆藏图书。师生可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平台网上预约,即可借阅扬州市图书馆藏书。
学校先后制定图书馆借阅与管理的系列制度、尚晋书屋学生自主借阅与管理制度、班级图书角设置与评比要求,以及每学期师生“阅读之星”的评选要求等,提升学校阅读工程的实效性。
在每周全校集中的教研活动中,学校设置教师读书交流及好书推荐环节,从而提升教师素养。语文组教师开展“朗读”系列活动,教师朗读课文、课外阅读中的散文与诗歌并录制音频,为学生做好朗读示范。
语文、英语教研室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设置读书计划,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包括必读、选读书目,并明确具体阅读任务。学校在每周的课程表中安排1节语文阅读课和1节英文阅读课,分别由语文、英语教师根据每学期的阅读计划进行授课,从而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语文及英语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学生特点编写校本教材《古诗词诵读》《英文经典诵读》,该教材曾获扬州市首批优秀校本教材、江苏省优秀校本教材评选一等奖。
为加强对阅读教学的专题研究,学校成立文学院,下设文学社、诗社、戏剧社,同时结合“每天一节社团活动课”活动,组建名著阅读与欣赏(语文与英语)、诗歌创作与欣赏、古诗词诵读、英文经典诵读、英语配音社、“谈仪风生”等学生社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社团由学生自行组织、招募和授课。
学校加快“特色亮校”的建设步伐,开展 “五个一”工程(亲子共“健”,每日一练;名著名篇,每日一读;南门剧场,每周一影;雅韵清音,每周一展;课间音乐,每周一曲),确保学生每天一读、校区每周一展演。学校先后举办民谣大赛、摄影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名著阅读手抄报大赛,组织文学社学生“走进钟书阁”、世界读书日、“七彩之夏——文博夏令营”等系列活动。
除了承办扬州市语文阅读工程、英语年度课外阅读展示活动,学校还积极参与“虹桥修禊”、“朱自清读书节”展演、“我们的节日·中秋”诗会、“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暨优秀文学作品诵读会、“雅韵清声”诗词公益课堂等大型活动。在校园网上,学校创建的“书香校园”专题网页成为学校书香校园建设与活动开展的专题宣传平台,展示了学校书香校园系列活动的阶段成果,推介了师生阅读系列活动。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山水城小学
分层开展阅读活动及评测
山水城小学以校领导、团队长、教师3级指导开展书香校园建设,以学校、教研组、班级为中心营造阅读环境,从个人、班级、学校3个层面开展阅读活动及评测。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山水城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形成校领导、团队长、教师3级指导:校长负责总体协调,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推进教师阅读活动,教导处负责推进学生常规阅读活动,后勤处负责建设书香校园环境,德育处负责开展学生主题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教师学习大会,校领导带头进行阅读分享,从而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乐读书的氛围。年级组在学校整体规划下,团队长负责具体指导教师结合发展需求选择书目,教师在每周一次的团队会上进行阅读分享。教师对学生阅读给予具体指导,并落实书香班级建设。
校园阅读环境的建设以学校、教研组、班级3个中心展开。学校提倡建立3级书库,即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个人书库。在课堂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做到精讲精练,对学生给予阅读方法和规律指导,每周语文教师至少抽1节课进行课外阅读。
学校设置“读书一刻”:早晨7:40~8:00诵读经典,一年级诵读《三字经》、二年级诵读《弟子规》等;每天睡前进行15分钟亲子共读。学校正在编写师生共读书目、亲子共读书目。语文老师在课前3分钟的口语训练中加入好书推介、读书体会交流、我的阅读故事等环节。
学生每学期至少读3本图书,并完成读书笔记。教师每周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学期选读1本教育图书,每学期写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并在备课中体现。
从个人、班级、学校3个层面,学校开展书香校建设评价,从而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学校通过向学生、教师、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开展整体评价,问卷内容涉及阅读量、书香环境建设、书香校园特色明显度等方面。以《山水城小学校书香班级评定细则》为依据,每学期学校对所有班级进行评定,书香班级获得荣誉称号并奖励图书。
针对个人的评价,学校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2大方面:每学期评选出5名教师阅读标兵,予以表彰奖励;每月评选出5位校园“读书明星”。学校还在每学期末进行1次学生课外阅读测试,试题内容为推荐书目、必背古诗、名人名言等。
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在班级手抄报初评的基础上,每班选出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选。学校由美术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评委团,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品,优秀作品校内进行展览。班级自主编排经典诗文诵读节目,学校提倡诗配舞、诗配乐器演奏、诗配画等多种形式的诗文诵读表演节目。各班推选优质节目参加校级评选,学校择优在校内进行表演。除此之外,学校在全校开展阅读知识竞赛。课程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命制试卷,每班选取初试成绩最高的5名学生组成参赛队进行年级角逐,同年级其余学生作为观众观看决赛。
学校鼓励班级建立“成长记录袋——读书专栏”,将阅读活动中收获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书评及每学期的阅读计划书,参加阅读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收录进“成长记录袋”,每学期开展一次展评活动。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
开展跨学科主题阅读活动
高阳小学在“七彩阳光·鼓舞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学校七彩文化为土壤,以阅读行为为核心,不断在实践中扩展阅读的文化内涵,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秉承“七彩阳光,鼓舞人生”的办学理念,以“高阳大舞台 天天都精彩”为校园文化主题,通过营造七彩环境、淬炼七彩教师、构建七彩课程、打造七彩课堂、开展七彩活动等途径,实现“健康、阳光、博学、善思、优雅、创新、担当”七彩少年的育人目标,探寻一条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学校内涵发展的特色学校发展之路。
目前,学校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并开设图书馆阅读课程,由管理员定期向孩子们讲解如何选书。学校结合《课程标准》,通过阅读、比较,拟定“七彩书页·小学生必读和荐读书目”。
为了保证阅读时间,学校设置阅读日程表:每天20分钟晨诵,10分钟午读,30分钟暮省。晨诵时,学生用诗歌唤醒早晨,有日常诵诗、生日赠诗和情境诵诗等形式。午读时,学生在默读中吸收积累,唤醒生命的神奇与美好。暮省时,学生用随笔或接力日记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学校把每年3月定为“读书节”,推动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经典;借助寻找学校最美“阅读少年”,传递阅读力量。“高阳大舞台”中的课本剧、曲艺秀、故事大王等栏目则演绎出精彩的校园生活。
为了让阅读更有品质,师生共同研究扫读、速读、默读、批注式阅读等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将校园生活制作成绘本,高年级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制作成《采蜜本》。
阅读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教师认识到“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启发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开发主题课程。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编撰《七礼绽放》《心随鼓动》《巧绘人生》《七彩气象》等校本教材。
阅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主题阅读活动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秋叶,我们与你相遇》等跨学科主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材料,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开拓视野,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