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毅(“榕石商学”创始院长,曾任中牧股份董事长)
中国式现代化与农业息息相关。农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农业作为产业,具有以下4个显著特性。一是基础性,农业产业不仅提供人类必需的食物,还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提供原料,食物和农业原料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农业的基础性。二是生物性,初级农产品生产对象的生命属性,使得农业具有生物性。三是地域性,农业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不同,决定了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各不相同,此为地域性。四是周期性,不同农产品生产期限各不相同,这决定了农业的周期性。
农业产业生态异常复杂,横向分为农林牧渔4个行业,纵向包含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种业态,纵横交错形成了数百个细分领域和30万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机会。
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农业企业现代化的支持,而且对农业企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量庞大的农业经营主体,分布在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之中,它们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有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大型农业集团,也有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中小型农业企业,更有为数众多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正是这些经营主体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然而,农业企业现代化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在写作本书时,我首先从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出发,梳理企业发展关注的14个共性话题,然后归集为发现机会、获取利润、带领团队和持续进化4个方面,再以农业产业为背景,以管理案例为参照,并与我多年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力争系统回答农业企业关心的共性话题,以此构成了全书四章的架构。
第一章首先从产业机会入手,梳理传统农业、农业土地和创新农业的机会,帮助大家找准赛道,避免犯方向性错误。农业企业首先要活下去才能发展。第二章重点从选择、模式、营销和运营4个维度分析了企业利润的来源和实现形式,帮助大家寻找企业提升利润的方法和路径。第三章围绕对人的管理展开,从企业家管理自己开始,谈到企业决策、带领团队和组织建设,回答企业如何做好“人”这篇大文章。企业持续发展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第四章从企业治理、数智化和传承三个方面,与企业家探讨了企业如何迭代进化。
本书通过对农业企业面临显著问题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展现了构建现代农业企业的实施路径,为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