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佳
2019年9月29日,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高规格的颁授仪式在京举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致敬功勋人物、学习英雄的热潮。作为一名编辑,我意识到这8位主人公英雄事迹背后的力量。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极具社会价值的选题。尤其对于儿童来说,这是为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快速作出选题规划,把握出版时机。基于这类选题是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等题材进行的出版活动,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为此,我第一时间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了大量的关于这8位功勋人物的新闻报道。如何快速地“抢时间”,精准地找准切入口构建该书框架?经过讨论,我们发现每位功勋人物身上都有一个鲜明的品格标签,如勤劳、忠诚等。何不以这些品格作为关键词,这样就能快速地串联起他们的事迹。同时,考虑到这是一本给儿童的读本,那就意味着,这本书要特立独行,区别于以往主题出版的鸿篇巨制,打造的是一本小开本的著作。这不仅是它的新颖之处,更重要的是能节省时间,从而符合“时效性”的要求。
该找哪位作家进行创作呢?从儿童视角出发,专门为儿童打造一本适合他们读的“红色书”其实难度很大。这主要在于主题出版题材的宏大与庄重性和儿童的认知、思维能力的有限之间存在着“差距”。而打破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将主题出版少儿化,这就需要创作者不仅要有一定的主题图书创作经验,更要有一颗童心,善于做孩子们的“同龄人”。
为此,我们赶紧求助做童书的同行、找写主题图书的大咖……经过一轮轮删选,突然间两本少儿版图书《屠呦呦:理想治愈世界》《青蒿女神屠呦呦》吸引到我。作家王路用平实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小故事讲述了屠呦呦科研探索的故事。读完这两本书,我感觉他正是我们要找的作者。经过多方联系,我们直接拜访了王路先生,当面说出了我们的想法:要做一本描写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少儿主题书。王路先生在听完我们的想法后,表示十分有兴趣,并且愿意为之执笔。
创作中的困扰:一是缺第一手资料,二是创作的目的尚待明确。王路先生在创作开始时就遇到了头疼的问题,即写“功勋人物”,必须尊重史实,需要以大量的史料作为基础,可上哪去找那么多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史料,确实太难。赶巧的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同期也在策划一套“共和国功勋”丛书(入选中宣部2020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主编团队策划多年,积累搜集了大量史料。并且可喜的是,王路先生亲自采访过其中的英雄人物屠呦呦,掌握了很多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写作素材一下子就丰富了,创作目的是什么?王路先生建议抓住一个核心点——讲清楚英雄故事中蕴含的高尚精神。
遭遇瓶颈:如何向孩子们讲述背后所蕴含的高尚品格?经过反复打磨,一本8万字的书稿如期呈现在我们面前。感觉成功就在眼前了,可是当我们问到小读者们为什么孙家栋会忘记女儿呱呱坠地,袁爷爷要顶着烈日、苦寻不育株时,他们却纷纷摇头。整个团队意识到犯了一个很大的失误,即在架构框架时未意识到儿童的认知水平是难以将英雄精神与时代语境相结合的,从而无法从“人”与“事”中提炼出他们未接触的信息,而我们也恰恰未为他们架起这样的一座桥梁。鉴于此,我们团队和作者商议,决定增加一个“小栏目”,为他们认知新事物架构起一座桥梁,即在每个人物故事后提炼出对应的关键词,并且附带一个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成果累累,为孩子们案头提供了一本值得时时阅读、温习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经过半年努力,该书如期出版,一本如新华字典大小的精美小书呈现在小读者面前。10万字的篇幅,由一个个独立有趣的小故事组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刻画了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物形象。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暖心的文字向孩子们讲述了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以身许国的壮阔人生。该书采用的11磅博雅宋体字、148mm×210mm的开本、双色印刷也正好符合小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
《品格的力量——8 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问世后,数次加印,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6.6万册,获得众多荣誉。它是一本值得广大青少年放在书架上、放在案头,时时阅读、温习的爱国主义教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