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萍 汪修荣
《小红马》堪称青年作家杨娟创作上的又一次突破。小说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特地设置在西藏雪域高原,以一支骡马队给边防哨所紧急运送物资的惊险旅程为主线,通过骡马队战士和骡马在运输途中的一系列生死遭遇与考验,谱写了一曲边防战士献身边关、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励志之歌。
小说巧妙地化用了童话技巧与拟人手法,小红马第一人称视角是这部儿童小说的主要叙事视角,小说主要通过小红马的视角展开故事和叙事,这就为这部儿童小说提供了一个新颖独特的叙事视角,也更加契合儿童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具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带来更多的阅读期待。小说主要以小红马(一头年轻的骡子)的视角去看世界,通过小红马在第一次执行运输任务途中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向读者真实展示了运输队穿森林、过雪山、闯沼泽、渡急流、攀悬崖、遭遇泥石流等各种惊险遭遇和艰难旅程。小红马虽然是一头年轻的骡子,但它既具骡性,也通人性,因而通过小红马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既表现了骡马独特的动物性,也展示了边防战士丰富的人性,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动物与战士的心路历程。在作品中,小红马已经不再是一头普通的年轻的骡子,不再是一个动物,它已经成为勇敢无畏的边防战士的化身,骡性与人性在小红马身上融为一体。小红马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新时代边防战士勇敢、无畏、拼搏、奉献、永不言败的铁血军魂。
强烈的励志色彩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鲜明特色。小红马与它的搭档吴悠的成长史,就是一曲响彻在雪域高原上的励志之歌。小红马作为一头刚成年的年轻的骡子,甚至还不到真正服役运输的年龄,但它在父亲(一匹真正的马)和哥哥(小黑马,一头已经牺牲在边防线上的骡子)的精神感召下,渴望沿着父亲和哥哥的足迹,早日承担运输大任。它渴望拥有父亲那样的自由,渴望拥有哥哥那样的传奇经历,渴望远方,渴望成长,所以它主动、英勇地跟上了骡马队,在运输途中历经九死一生的考验,勇敢地证明了自己,终于从一头年轻体弱的骡子成长为勇敢合格的小红马,成为新一代骡马队的象征和旗帜,即使归途中被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压断了腿,在大家一片绝望的情况下,它也绝不向命运低头,最终勇敢地站立起来,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新的传奇。而它的同伴和搭档,一个自卑、散漫的士兵吴悠,也和小红马一起经历了生死考验与心灵的淬炼。他们的成长故事,共同谱写了一曲高原上的奋进励志之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小说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生动,悬念丛生,极具可读性。作为一部儿童小说,作者在故事的背景设置、情节设计、叙事视角等方面都颇具匠心。作者有意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西南雪域高原,独特的地域背景使小说具有了浓郁的高原色彩,大大丰富了小说的诗意。面对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一支骡马运输队的特殊旅途经历就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期待。一系列险象环生的经历,不仅是对动物的考验,更是对人的考验,这双重考验使得小说情节更加紧张曲折,大大增加了小说的张力和戏剧性。
为了增加戏剧效果,小说巧妙地设计了明暗两条线索,从未露面的小黑马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谜,一条暗线,一直潜伏在小说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成为一个疑问和悬念,时时牵动、吸引、激励着小红马。小红马这条明线,和小黑马这条暗线,两条线索一实一虚,一明一暗,交相呼应,产生出复调效果,同时又使小说充满了戏剧悬念和张力。小黑马虽是暗写、虚线,却是小说中的一个暗喻和象征,起到强烈的烘托效果和示范意义,成为骡马队的精神符号与图腾,对小红马具有巨大的警策和激励意义,引领着小红马甚至吴悠们通过不断锤炼,成长为一名勇敢的边防士兵,骡马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小黑马看似不在,却又无处不在,它是边防战士奉献牺牲精神的一个化身,一个符号,一面旗帜,永远激励着后人。正因为它的存在与激励,小红马才勇敢地从泥石流中顽强地站立起来,成为骡马队一面新的飘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