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7月28日,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沈苇散文集《丝路:行走的植物》新书发布会在书博会现场举行。沈苇同诗友张清华、画家赵德洸,为读者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关于神奇植物与丝路文明的公开课。
该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是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沈苇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作。作者沈苇称这是他向植物致敬之作,也是在文体上向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致敬之作。他从科学及文化的角度,举例分析“吃无花果之前要拍一拍”这种行为,阐释了无花果的自然特性和文化隐喻。
张清华从丝绸之路作为“商品动脉”“文明动脉”的“地理神话”谈起,指出该书表面上是写植物的历史、植物的交流史,实际是写整个中华文明的发育史、交流史。赵德洸认为这本书“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他的插画在体现植物形态的基础上,略作变形和夸张,以与作者诗性浪漫的文字相得益彰。(侯 默)
又讯 7月29日,山东文艺出版社举办了“走近海洋,书写海洋——《黄海传》新书分享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黄海传》作者赵德发,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丛新强与会。
赵德发与丛新强进行了深度对谈,赵德发揭秘了《黄海传》一书的创作缘由、过程,讲述他是如何从长江口走到鸭绿江口,以及怎样实现“钩沉黄海历史,打捞黄海故事”的创作初心的。他希望读者重视黄海、热爱黄海,进而懂得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与海洋息息相关。
丛新强谈到,该书是关于黄海的百科全书、黄海的考古学著作,是一部黄海史,也是中华民族史。评论家李恒昌表示,该书多维度、深层次展现了万年黄海的沧桑巨变,并昭示了巨变的内在规律,实属当今究沧海和天人之变的力作。(晓 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