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孙 珏
作为一个营销编辑,每天都有很多任务需要完成。从他们的工作日志,或许可以一瞥其忙碌且充实的一天。
文通天下的营销总监芦岩,早上开电脑第一件事是看一眼小红书后台,监控笔记带链接的日常销售,然后打开共享文件,看看是否有新书资料存到共享。“如果有就把新书资料拷贝到自己的电脑,整理新书资料,准备媒体资料包。”差不多到10点,她开始着手联系客户,包括媒体关系和豆瓣、小红书约评博主,以及MCN机构的选品人和其他平台合作客户的日常沟通。通常下班前,芦岩会复盘一天的工作进度,归纳客户联系进度。
与芦岩的习惯类似,浦睿文化的哈米早上到公司首先处理前一天的平台订单发货和遗留工作——主要是给博主和媒体发资料,填表格,寄样书等。“回复消息看似不起眼,却会占用大量时间。”比如,哈米联系博主寄样书、写小红书文案、小红书商城上架新书、谈分销带货、写下一本书的营销方案、联系跟进线上线下活动。这些几乎都是在不停沟通中达成的。
要命的是,如果营销编辑没有预留时间给突发事件,很可能会焦躁不堪。“很多活儿是临时冒出来的。”让哈米最头疼的是,一边处理公司内部流程所需文件如合同报销付款、处理平台月度结算、买家消息售后问题……还要写各种加塞的活动资料、榜单资料、书单资料……下班的时候,脑袋已经相当昏沉:“事情真的是太多了。”
营销编辑的任务项庞杂,如何合理安排时间,“重要项、紧急项先处理”是很多人的经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营销编辑周明明会在上午安排公众号回复以及相关奖项报送、物料制作等,这些需要不同环节人审核、填报的工作,涉及签字或盖章,物料设计制作则需要美编协助。“这些事情会安排在上午,留给大家处理的时间相对宽松。”下午,周明明会外出见客户,参与选题会、项目进度会,这种工作需要空出大段时间。
接力出版社营销主理宋新颖也会首先处理紧急且重要的工作任务。比如,参加重点图书的策划会(一般由责任编辑发起,推广部、发行部以及新媒体营销中心都要全员参加),为重点项目制订营销推广策略献计献策。或者参加社内的选题论证会、部门内部每周例行的新媒体矩阵内容策划会等。“营销工作非常琐碎,很多细碎的工作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被其他信息淹没。”她会按照deadline顺序重点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比如,营销文案、短视频文案、新闻稿、品牌稿的撰写;与媒体、渠道沟通新书信息和宣传推广计划,制订活动策划方案等。伏案工作间隙会穿插一些紧急但不是一级重要的公共事务。
广东人民出版社的营销编辑弓青早上8点半到公司,吃完早餐开始工作。一天的日程只能用满满当当来形容:先把昨天寄书的单号整理到在线寄书表里,作为备份;然后在豆瓣、微博发新书的金句图片及解读,没有提前准备好的就得现做;如果当天是周一,还需查看当当、京东自营店商品的上架情况,如果出现缺货得及时沟通调整;联系小红书博主,联系上了就沟通图书合作;有新书上市就得全平台宣传,发书讯、转发赠书、社群抽奖等;运营豆瓣Club;在自有平台上与读者互动;整理营销数据;下班前再安排寄书。
与弓青在同一家单位共事的土豆甚至会在通勤路上回复各种渠道发来的需求,好用的工具帮了不少忙。目前,广东人民社万有引力品牌主要运营这四个平台:豆瓣、小红书、公众号、微博,土豆会打开文件传输助手或有道云笔记,逐一落实待办事项。“一般会在有道云笔记上根据图书项目分类汇总工作清单,方便及时跟进。”例如,该社最近在推进《熊廷弼之死》《自我决定的孤独》两本书的推广宣传,安排了线上、线下和播客等多场活动,需要协调作者、嘉宾、责编、社里其他部门、设计师、合作方、直播公司。下午土豆则重点做营销并开拓新资源,联系媒体、书评人、学者,在公众号、抖音、B站等平台留言联系推广新书,下班前整理寄书清单。
下班后的工作远没有结束。土豆会回复读者、达人,并把相关资料转到文件传输助手或有道云笔记备忘,因为达人工作的特殊性——一般晚上比较活跃。在他看来,多线程处理工作以及周六日加班是营销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