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辉波
黄春华的小说不回避青春的苦痛,不粉饰童年的欢乐,而是真诚地分享成长的阵痛和人生的真相,以平等友爱的文字陪伴成长,以期孩子们能因阅读而获得成长的力量,走向更加开阔的人生和更加广大的世界。因而,在他文字的温暖注视下,挫折与困顿,欢笑与泪水,都化作向上的时间的酒酿,都化作成长的勇气和智慧。
《小飞虫》《小旋猪》这两本从“小”处着眼的童话,其实处处都包含着“大”。以我对黄春华其人其作的了解,我认为这两本童话真是“时间的酒酿”,是到了他这个年龄才可以写得出来的作品。因为这两本“小”童话饱含着作者历经半生对社会现实、广阔世界和人生命运都有了认识、理解、体验和感悟之后的经验之作和智慧之作。智慧之作好理解,但是经验之作容易理解不够甚至误解,我简单解释一下。“经验”其实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作品包含着作者半生的阅历,既有阅读,更有亲历;其二,作者从阅读、亲历和思考中体验到的人生真义、世界真相,既有可言说也有无从言说的,因而“经”和“验”所包含的丰富与深刻在文中都有蛛丝马迹。
《小飞虫》侧重于写如何在成长与经历中认识自己。一个在风雨夜从牛粑粑中出生的小飞虫,作者不从种属纲目上对其进行分类和界定,而是让他在漫游和成长中一点一点地认识自己,最终知道了我是谁。知道我是谁是从“我不要被收留”开始的,从此他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他见证过梦想,体验过生死,还思考过自由,最终通过认识自然与世界、人生与命运而认识自己。
斯芬克斯出的谜语说,有一种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那么,它是谁?斯芬克斯之谜在描述谜一样的人,同时也是在提醒人们,认识你自己。人生是一条婉转变动的河流,一个人如果不时刻怀有“认识自我”的意识,很容易像一条没有堤岸的河流,在时光漫漶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消逝在路上。
《小旋猪》的主人公原本是一头生活优渥养肥等死的小猪,在某种程度上他其实是知道“我是谁”的,但是,小老鼠的启悟让他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开始超越自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犹如俄狄浦斯在获得了神谕知道了不可抗的命运之后仍旧选择行动,这种对抗命运的行为体现了古希腊的悲剧精神,也是对鲁迅“铁屋呐喊”的致敬。“你怎么知道那些被叫醒了的灵魂,就不会打破铁屋冲破牢笼?”小旋猪最终逃出养猪场,走向山林,走向未知的将来。童话到此结束,不去思考“娜拉出走之后”该怎么办,因为这是童话。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仅是对现实的模仿与映照,它更是一盏照亮人生和世界的灯。黄春华的《小飞虫》和《小旋猪》虽从小处着眼,但却以作者真诚的思考来引领和启悟小读者,去思考即将开始的只有一次的人生,去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甚至去迎接波诡云谲的命运。只有知道“我是谁”,不断地在成长中认识自己——人在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都是不一样的,才能知道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如何做我才能不辜负仅有一次的人生。唯有如此,最终才能找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