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 厚植文化沃土 共塑全民阅读新风尚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4-25(06).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植文化沃土 共塑全民阅读新风尚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龙城书展以“阅见山西·书传文脉”为主题,设有“阅读新时代”“旧书新知”“阅读雅集”“书香少年”“玩味阅读”五大主题街区。

  山西新华书店集团、聂慧超 供图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聂慧超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于4月23日~25日在山西太原举办。回望前两届全民阅读大会,相较于杭州的科技赋能与昆明的自然诗意,太原的风格可概括为“以古鉴今,普惠共享”,既深挖三晋大地的人文遗产,又以创新服务模式让阅读渗透至城市的每个角落。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由中宣部,山西省委、省政府主办,以“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为主题,聚焦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围绕全民阅读工作重点任务、关键环节举办论坛、阅读推广等多项活动。主论坛重点总结当前国民阅读趋势特点,交流全民阅读工作有效经验,探索全民阅读工作创新举措。分论坛着眼不同群体阅读需求,邀请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人士共同探讨深化全民阅读,包括主题阅读推广、图书馆与全民阅读、阅读权益保障、数字阅读、城市阅读、乡村阅读、职工阅读、家庭亲子阅读、银龄阅读、全民阅读研究等各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全民阅读促进战略,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当电子媒介占据碎片化时间,当人工智能开始“阅读”海量文献,人类的阅读方式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藏着3个“神秘锦囊”——关乎全民参与、经典传承和数字阅读。

  把“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把“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成为近年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重点突出“群众性”,致力“让文化资源直达基层”。4月20日起,“北京—太原”多班次“书香列车”化身为“移动的图书馆”开启贴地飞行的阅读奇遇。大会期间,名家面对面的读书分享会,亲子共读的趣味工坊,非遗技艺的沉浸式体验等大众阅读活动精彩纷呈。龙城书展作为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的重点活动之一,打造了集图书展示、互动体验、惠民销售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街区,让不同群体的读者在书香浸润中感受文化温度。

  让各种优秀出版物触达更多人群,用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载体展现阅读之美,是营造浓厚书香氛围的重要途径。

  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主办的“革命文化与山西”主题图书展区,设置了“百年党史”“烽火抗战”“山西党史”三个板块,让读者从中汲取红色力量。“全面从严治党”专柜是该展区的亮点之一,包含学习党章系列丛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时代党的建设丛书、党纪学习教育丛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系列读本、党史上的清廉故事、历史上的清官廉吏、家风家教等220余种图书。(下转第6版)  (上接第1版)

  青少年读物的繁荣发展,是一场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新时代”分享与推广活动中表示,“要高度重视青少年阅读,用好内容、新载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激发出版企业活力,以产业升级助力全民阅读新供给。”出版机构紧跟时代脉搏,在内容创作上推陈出新,以高品质、多元化的作品回应市场期待。从助力知识学习的科普读物,到滋养心灵的文学佳作;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经典名著,到聚焦社交成长话题的互动读本,全方位覆盖青少年阅读需求,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阅读兴趣与热情。龙城书展特设的“书香少年”街区中,希望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明天出版社等12支童书劲旅携千余种童书构筑起分级阅读场景,诸多原创绘本首秀龙城。

  “旧书新知”活动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文化品牌,通过创新形式与理念,与大众阅读形成了多维度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知识共享上,更通过情感联结、场景重构和文化传播,推动了全民阅读的深化与普及。本届龙城书展的“旧书新知”活动分为“文脉山西”旧书雅集、古旧书惠民展销、“山药蛋派”暨山西革命文学作品展、线装书非遗体验等多个展区。

  其中,“山药蛋派”暨山西革命文学作品展规模最大,通过展示赵树理及“山药蛋派”文学作品,生动展现农村的社会风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据孔夫子旧书网工作人员陈阳光介绍,该展区共有图书期刊、报纸、信札手稿、档案等约400件,包括如《三里湾》《吕梁英雄传》《小二黑结婚》等。同时还展示了约500件西北战地服务团、山西革命剧团等文学作品。在古旧书惠民展销活动中,山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则是通过“以书换书”“以书换蔬”“文创盲盒”等形式,将阅读转化为趣味社交体验。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重读经典(“重读赵树理”“重读王勃”“重读柳宗元”“重读资治通鉴”)系列活动、“春风里·2024中国好书”发布活动、全民阅读大讲堂、“书香青春—红色记忆阅读接力”活动、“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书院展等,构成了全民阅读的鲜活图景,为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助力书香真正飘进大众生活。

  传统文化IP借流量破圈

  在数字时代的聚光灯下,当传统文化被卷入流量浪潮,那些沉淀千年的文化元素被重新解构与重塑,催生出兼具文化底蕴与传播力的IP,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新载体。

  自带超高人气的哪吒IP一经亮相龙城书展,便引发广泛关注。在书展现场,中信出版集团携200册官方原创番外绘本《哪吒·三界往事》和50册电影官方艺术设定集《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参展。据中信出版集团销售经理周萌介绍,这两种书在线上渠道仍处于预售状态时,线下读者已能捷足先登直接购买,且线下购买还比线上便宜15元,同时还有赠送文创的活动。这一福利成功吸引了一批粉丝踊跃购买,现场人气高涨。

  “《大地上的山西》有现货吗?抖音直播间看不到完整内页,我想自己翻翻看再决定!”“《山西文华》文献丛书目前出到第几辑了?能不能在您这儿直接买全套?”三晋出版社展台前人头攒动,问询声此起彼伏。来自山西的导游张先生在开展首日便满载而归,一口气选购了《广胜寺》《佛光寺》等多册聚焦山西旅游胜地的图书,他兴奋地表示:“多研究古建筑、古壁画的细节,以后就能为游客把历史故事讲得更鲜活。”

  从“独冠天下”“山西国宝精华”“和光静影”等系列长销书,到《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云冈微笑·2025周历》等新出版的图书产品,作为展台的“金牌讲解员”,三晋出版社新媒体运营部工作人员周涛耐心细致地向读者推介特色图书,诠释历史的温情与艺术之美。

  “事实上,三晋出版社文博类图书成系统规划和出版始于2年前。”三晋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莫晓东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些年,山西境内留存的大量国宝级文化遗产正逐步从历史深处走向大众视野。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中传达出的古人智慧与艺术美感的关注持续攀升,古建筑、壁画、塑像、石窟艺术、考古遗址、流失海外的文物等,早在数年前就已显现出热度升温的趋势。去年的《黑神话:悟空》以游戏为载体,将文化遗产融入大众娱乐,为出版行业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形式嫁接起来带来了新的启示。三晋出版社精准把握到这波文化热潮,经过几年文博类出版资源的积累,实现了此类图书较以往更好的销量增长。

  当文化热点的浪潮逐渐退去,如何将短期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引发行业深度思考。对此,莫晓东认为,尽管游戏上线初期的热度已逐渐归于平稳,但由其带动的文化遗产方向的旅游热、研学热仍持续升温。短暂的泛大众化传播浪潮虽会逝去,但核心读者群体对相关图书的热情依旧高涨。接下来,三晋出版社将在延续既有出版思路、持续深耕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创新大众化表达形式,着力提升产品的市场生命力,推动文博类出版从短期热度向长期价值转化。

  互动性激活AI阅读新活力

  走在展馆间,扑面而来的科技气息令人耳目一新。多家参展机构纷纷亮出“黑科技”绝活,将前沿AI技术与创新数字阅读产品巧妙融合,打造出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AI技术正在成为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力量。阿里巴巴集团此次展会重点推出的数字人智能体“柳宗元”,借助前沿AI技术“穿越时空”,以鲜活灵动的形象与现代读者展开即时对话。记者在现场与“柳宗元”互动时发现,这位数字人不仅能旁征博引地解读经典诗文,还展现出极具反差感的个性:时而幽默风趣地调侃网络热梗,时而深沉剖析文学创作的哲思;面对不合理的提问,会俏皮“吐槽”拒绝,转而主动抛出新颖的文化议题,引得围观游客频频捧腹。这种交互体验,既赋予传统文化全新的表达形态,也为历史人物IP的活化利用开辟了创新路径。

  除了生动有趣的数字人交互,AI技术在阅读领域的应用同样令人眼前一亮。阿里巴巴展出AI技术与数字阅读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日常阅读,用户只需在一个简洁的输入框内提出需求,AI工具产品就能自动识别并规划任务,调动合适的模型和Agent模块来完成指令,极大提升了信息获取与处理效率。AI数智书房中,读者只需轻唤“书香助手”,AI图书管家即刻通过语义分析推荐专属书单。在创意翻书墙与朗读亭,AI声纹技术更可将读者的诵读声转化为独一无二的“声音藏书票”,为观众带来全方位的阅读体验。

  中文在线重点展示了一款青少年阅读及儿童阅读桌,旨在增加孩子阅读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该公司展出的另一款VR阅读设备同样吸睛,读者戴上这款VR眼镜后可进入虚拟的“空中书房”,通过手柄能完成“取书”“读诗”“找字”等游戏。中文在线副总经理姜波表示,该产品将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内容进行场景化与互动化改造,涵盖了120类科普、党建、综合类知识内容。更具特色的是,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根据多元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如设计友好型界面、提供文化资源、开发适合儿童的科普游戏等。

  《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6.70亿,同比增长17.52%。同时,随着数字阅读的发展,用户阅读行为更加趋向场景化和多元化,阅读习惯和生活节奏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场景化阅读成为主流。这也为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下的阅读场景创新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

  “纸读”和“屏读”相得益彰,将构成完整的阅读体验。正如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聂震宁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阅读新时代”分享与推广活动上发言所说,全民阅读是一个静水流深的过程,需要既拥抱技术革新,又坚守文化本心。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将经典著作、优质内容以短视频、有声书、互动图文等形式精准触达用户,再引导他们回归纸质书的沉浸体验,从阅读中汲取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全民阅读大会现场/论坛回声
   第08版:综合
   第09版:分销新视野
   第10版:分销新视野/金牌经理
   第11版:分销新视野/论坛精粹
   第12版:分销新视野/论坛精粹
   第13版:出版专题
   第14版:出版专题
   第15版:出版专题
   第16版:出版专题
   第17版:世界出版
   第18版:资讯
   第19版:年度好书
   第20版:精品精荐
   第21版:成长教育周报
   第22版:成长教育·助学资源
   第23版:成长教育·书香校园
   第24版:成长教育·红色研学
   第25版:中缝
   第26版:中缝
厚植文化沃土 共塑全民阅读新风尚
深耕主题出版沃土 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第二十届“文津图书”揭晓
新版《蔡元培全集》新书发布会暨蔡元培先生辞世85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丛书”在京发布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城市阅读论坛举办
周瑄璞《那人》西安首发 嘉宾齐聚共话女性励志文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综合06厚植文化沃土 共塑全民阅读新风尚 2025-04-25 2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