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一:打磨名家童趣手稿
屠岸和金波都是诗歌界的大家,两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在市场上也有不同定位的多种版本。如何做出一套独特风格的图书?编辑在最初的选题构思上进行了不断的论证修改。她们提出即童趣又端庄的设计构想。在设计摸索过程中,我找到了一个好的介入点——手稿。我们希望通过手稿拉近诗人与阅读者之间的距离,体现稚拙的童趣。为了让两位老人的书写规范,适合儿童阅读,我与编辑配合制作了多个书写模板,规范最初手稿的字距行距,作者在书写时垫在手稿下作为参考。通过这种方式拿到手写稿后通过电分得到电子手稿。虽有书写模板,但难免会出现字歪,笔画没写到位,连笔书写使文字不够清晰等情况。这时,只能通过后期修图软件进行逐行、逐字调整。
手法二:西班牙插画师配图+抠图再创作
在配图环节,我们找到了克里斯蒂娜·马丁·雷卡森斯的西班牙插画师,他简洁明快的绘画风格,大面积的色块加上简洁可爱的造型打动了我们。合同约定了10张大幅插图,可以以“单插”的方式放在书中。插画师创作期间,美编室与编辑负责在每次回稿后提出修改意见,由对外合作部同事传达,插画师修改后再回稿。这样操作相比国内合作增加了大量资金、人员与时间上的成本。10张大图截稿后,图书的内文呈现形式还在商议中。这套书分为2册,每册5张单插大图,图量略显单薄,并且单纯放一张“图不达意”的小图在每首诗旁边,有粗制滥造之嫌。于是,我们将从大图中抠出的小元素重新组合,最大限度地将重组图与诗歌意境相匹配,最终让图书呈现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手法三:多次纸张试验
考虑到书中有大量插图,内文纸张要有好的图片还原能力,尽量减少细节损失。最初的内文用纸考虑采用超滑樱花纸张,它的纸质细腻,颜色较白。但在后期因开本尺寸问题,改选涂工嵩高纸张,这种纸也在细节保留上有较好表现,相较超滑樱花纸张颜色偏黄,也适合印刷诗歌。封面用纸最初选择了富士樱花纸张,但在打样过程中发现精装书压槽折痕部分容易开裂,同时封面设计最后敲定了有大面积单色的一款,于是选择了本身带纹理、能够丰富封面质感的纸张——莱尼纹本白纸张作为封面用纸。 (林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