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接力出版社推出知名卡通形象“阿狸”的创作者、“梦之城”创始人Hans的儿童图画书首秀《阿狸和小小云》。一直主打都市女性人群的“阿狸”首次涉足儿童领域,同样在4月,公司将推出一款智能儿童公仔,向儿童产业发动攻势。
【商业模式】
2009年阿狸母公司北京梦之城文化有限公司几十万元起家,在推出2本阿狸绘本后,就涉足动漫形象授权市场。以互联网的手法运作动画形象阿狸,围绕阿狸衍生周边产品、授权等盈利途径,打造了一条集图书与动画片的出版发行、动漫衍生品开发与销售于一体的动漫产业链。如今营收超过千万元。
【启示】
出版商做周边日渐增多,从“阿狸”中能学到什么。记者特此采访了梦之城相关负责人。
启示一:书不是重头盈利点
大多数传统出版商的思维定式是图书为主业,周边为锦上添花的配角。但我们从阿狸产品系的成功可以看到,他们在反向操作。首先让阿狸成为讲故事的能手,励志、温馨、有缺点的亲民形象借一波一波的新故事锁住都市白领女性群体。故事的直接产物是阿狸绘本《阿狸·梦之城堡》、《阿狸·永远站》的100多万册的发行量。虽然阿狸绘本系销售成绩出色,但梦之城并未将绘本作为阿狸的支柱性商业模式。真正的盈利点是周边。
启示二:商业授权迅速积累资本
在阿狸绘本获得成功后,梦之城开始了在国际动漫形象授权市场的授权之路。商业授权是梦之城的主要业务模式之一。将阿狸的形象与其他品牌结合,比如和服装、床品、饰品、护肤品、玩具、游戏等多个领域的国内外企业达成授权协议。如梦之城和太平鸟家纺达成授权合作后,团购开团仅20分钟,1万套阿狸床上用品全部售罄,打破了淘宝聚划算家纺类产品销售速度和销售数量双纪录。此外,梦之城还与海外品牌达成授权协议,比如与德国优麦克斯公司就沙滩拖鞋设计达成授权协议。
启示三:产品研发积累自有资源
商业授权对于丰富一个卡通形象的内涵远远不够,自主研发是必经之路。经过几年的发展,梦之城拥有一支“80后”设计团队。自主研发的阿狸衍生品品类包含毛绒公仔、家居、服饰、文具、生活用品等。梦之城的产品系主要是在线上和线下两个主要渠道推开,线上有天猫官方旗舰店,线下在全国范围内有近30家渠道商专卖店,外加大量加盟商。据记者了解,在产品研发初始阶段,设计团队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调研包括下个季度的流行款式、流行细节、流行颜色,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其次,会进行产品设计图的多次修改,选择适合品牌风格的产品。以近期发布的阿狸9周年产品系列为例,团队设计师先进行市场资讯收集,将流行趋势(星空、未来)与阿狸品牌核心理念(童话、梦想)进行结合,同时考虑绘本内容是阿狸品牌最具有标志性特征的表现形式,提取了绘本中的元素(阿狸骑鲸飞越的绘本图)。设计师们通过文字联想,发挥创意提供设计小样,再根据方向进行主视觉细化,在不同类型产品上进行尝试,之后进行市场调研,最终结合多方建议设计团队进行最终确认。
启示四:低成本传播
很多动漫公司之所以做不大,主要存在产业链不健全、盗版、没有供应商等问题,很难得到合理回报。视频短片上投入的制作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小的开支。梦之城在2011年前后涉足动画视频的制作,《阿狸·信燕》这部作品共制作了5集,网络点击率突破3000万。第二部动画短片《阿狸·丢东西的娃娃》观看人数已达1200万人次。2013年,梦之城推出了第3部动画短片《阿狸梦之岛·我的云》,点击率超过5000万次。为了降低传播成本,公司除了制作动画短片外,阿狸形象还制作成了网络表情、输入法皮肤、壁纸等互联网增值产品,在国内外平台上线。眼下,阿狸微博关注粉丝达670多万。互联网产品的开发和大量无缝植入,为阿狸动画视频以及周边的宣传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