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十二五”,旅游信息化或者智慧旅游可用“乱”字概括。智慧旅游概念始一提出,各旅游专家、企业、地方政府等对智慧旅游一片雾里看花,对其概念、体系、技术、应用等莫衷一是。于是乎,无论是做硬件的企业还是做软件的企业都称自己是智慧旅游企业,行业呈现一片乱象,各地政府纷纷上马智慧旅游规划项目,但大多数项目或难以落地,或难以有效融入既有智慧旅游架构。换言之,智慧旅游处于概念炒作的泡沫化阶段。
乱象后的升级与思索
展望未来,如果给“十三五”时期的智慧旅游发展定义关键词,那么我认为用两个词语概括比较贴切,即“理性回归”和“市场整合”。
首先,未来“十三五”时期是智慧旅游概念泡沫破裂的阶段,也是智慧旅游行业回归理性的阶段。一是各个旅游企业经过市场的检验,该整合的整合,该淘汰的淘汰,旅游市场逐渐明朗;二是旅游局、旅游景区、旅游开发商等对智慧旅游概念逐渐清晰,旅游项目实操性、落地性更强;三是由于智慧旅游投入巨大且可逆性小,各个地方政府对智慧旅游项目的规划、建设更加慎重。
其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未来“十三五”时期,智慧旅游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一些传统企业如房地产商进入旅游市场,给智慧旅游带来诸多变数。同时,随着“互联网+”袭来,一大部分传统大牌互联网公司以及新型的旅游创业公司出现,丰富了智慧旅游的内涵,同时也预示了下一阶段智慧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更多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小微公司涌现,各项新技术将不断创新,智慧旅游的技术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
基于学术与实践的探索
通过对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发展的多年关注,对智慧旅游的探索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科研、学术角度对智慧旅游的内涵、应用体系和推动模式进行严谨的探索。其实中国智慧旅游发展最欠缺的是建立智慧旅游的应用体系和推动模式,作为学者,在这一方面背负着重要的使命,“十三五”期间需要做出更多有益工作。
二是从技术实业层面进行广泛尝试。大地风景已经成立了以大数据为核心业务的大地云游科技有限公司和以技术开发为核心的大地风景(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同国内外信息技术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在旅游大数据领域,大地云游科技公司与百度大数据部合作,提出了用户痕迹复原方法(UTRA),开发了我国首个“旅游大数据画像”产品,为景区、城市基于大数据的营销诊断、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在产业化方面,大地风景与武汉市筹建旅游信息化产业基地。基地将结合武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十三五”战略规划,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产业一条龙服务基地和新型产业育成平台。
以技术和理念创新为引领
未来智慧旅游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智慧旅游的理念创新。其主要是指对当前智慧旅游内涵、应用体系的反思。其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形成智慧旅游规划或顶层设计的一般范式。当前所能见到的区域或景区智慧旅游规划,所给出的架构体系一般都是技术架构或物理架构,这与智慧旅游建设的出发点存在很大差距。“十三五”时期,应当从应用体系架构而非技术架构角度重构出一种智慧旅游规划模式,明确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内在逻辑,并以这一应用体系架构为导向,补充和完善智慧旅游的技术架构。
第二,智慧旅游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智慧旅游技术标准的形成,有助于实现规模化和降低成本,快速推广和加速智慧旅游建设;二是新型智慧旅游技术的创新,智慧旅游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政策、需求和技术三个层面,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至关重要。随着“十二五”期间景区、城市线上线下数据的大量累积,大量的数据亟待挖掘开发,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型技术将成为智慧旅游发展的核心,随着政府对大数据战略的重视、大数据产业的日益成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成为智慧旅游运行的中枢,并将决定旅游的“智慧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