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老部落的银饰/约束柔软的腰肢……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舒婷的《惠安女子》描述的就是以吃苦耐劳而闻名的惠安女。海之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曾梅霞就是这样一位总是身穿惠安女特色服装出现在公众面前的80后惠安女。身为海之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她被认为是惠安女的一张名片。目前,海之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针对惠安女,进行相关产业与衍生品的系列开发。
惠安女风情
“客栈+风情园+博物馆”全方位展示
曾梅霞的海之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包括惠女客栈、惠安女民俗风情园、惠安女博物馆等系列产品。
曾梅霞将传承惠安女文化视为己任。作为80后,她重视网络的传播力,每天在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发表惠女及海之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摄影照片。越来越多的游客被惠安女风情吸引而来。以“惠安女民俗风情园”为例,园区面积2亩左右,集文化、休闲、摄影旅游于一体。曾梅霞说,她带领着20多位惠安女,在园区内展现惠安女下海、补网、绣花、扛石等劳动场景,供游客和摄影师们体验、拍摄和创作。逢节日期间,风情区内还会组织各种民俗活动、惠女服饰表演,惠女广场舞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参与互动。
2014年,曾梅霞在风情园的基础上建设了惠安女博物馆,展出各种不同时期的惠女服饰、惠安男服饰,以及各种银饰、发饰、衣饰、手工绣品及民俗生活家居类、农作用具类、渔具类用品等。
曾梅霞希望能将博物馆由80平方米扩建到500平方米,以容纳更多的展品,接待更多更大的团队免费参观。
惠安女传播
“困难+蓝图”的多种可能
作为惠安女风情的文化品牌,海之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最主要的营利模式是住宿和采风模特。“现在风情园内正在投建特色餐饮。风情园主要是摄影场景,博物馆主要是参观,特色餐饮是消费,而客栈主要是住宿,离风情园只有一公里左右。这些是一个系列的产品,各自功能不一样。”曾梅霞说,惠安女风情的衍生文创产品也在开发,“我们还有自己的惠女服饰家庭加工点,及惠安女的手工艺产品。”
最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曾梅霞指出,“做文化事业,投资是个无底洞,经济效益又很慢”。即使面临困难,曾梅霞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她希望将来可以正式得到风情园的土地使用权,“不然现在发展受到限制,没有投资商愿意帮忙,阻碍了惠女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