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书评·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如何突围职场?
《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聂辉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32.00元
  ○左王

  今天的职场竞争愈发激烈,拼学校,拼家底,拼颜值,拼一切可以拼的东西。大家之所以这么“拼”,归根结底在于,雇主老板十分看重员工能力。职场看重能力,难道能力不足就注定穷途末路?

  答案是“未必”!关键在于找准定位。这个答案源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的新著《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在此书中,聂教授以经济学为原料,以《西游记》为器皿,酿制了一壶沁人心脾的佳酿。文笔幽默,读来酣畅;学术扎实,发人深省。

  以《西游记》为例,能力不足却成为职场赢家的人是谁?答案出乎意料:猪八戒。背后的逻辑虽然取自神话小说,但却有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基于真实世界的洞察,《西创》认为,“在一个创业团队中,都至少有三类人:拍马屁的,干实事的,堵漏洞的。第一类人是‘马屁精’,专走上层路线,成天围着领导转,专说领导喜欢听的话;第二类人是‘实干家’,埋头干活,低调做事,试图以技术和业绩服人;第三类人是’救火队’,领导有不干净的事,单位有麻烦的事,都交给这类人去处理,最后这类人还可能成为替罪羊”。《西创》的结论是“在激烈竞争的职场上,马屁精其实是有市场的”。

  “马屁精其实是有市场的”,就连猪八戒这样能力低下的人也可以突围职场。我们所有正常人几乎都讨厌马屁精,可是为什么像猪八戒这样的马屁精还能在职场游刃有余?而且事实上,不管你是不是羡慕嫉妒恨,我们周围的马屁精同事确实混得不算差。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西创》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原理指出,所有的组织都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无非程度多寡而已。比如,老板在办公室为拉客户而烦恼,员工说不定在上网逛淘宝。领导既不知道员工是否撒谎,也不知道员工是否偷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设计了各种精巧的考核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客观绩效评价是常用的考核机制,即根据员工的产出绩效来支付其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样就区分了马屁精和实干家。但客观绩效考核并非没有弊端,例如考核中一些指标无法量化,一些指标存在干扰,一些指标存在滞后性。当客观绩效评价不适用时,领导就只能使用主观绩效评价,马屁精也必然会在组织中出现,这是制度环境使然。此外,从员工的角度考虑,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组织里普通员工难以升迁,拍马屁就为那些升迁无望的员工提供了一种捷径。从领导的角度考虑,多几个马屁精,就多几个“自己人”,可以增加领导对下属工作状况的了解程度,而且能够减少员工之间的合谋。因此,毫不奇怪,一些马屁精会深得领导赏识。因此,看到职场周围充斥着马屁精,我们应该首先反省所处的制度环境和管理体制。在这里,《西创》不仅仅告诉了我们一些意料之外的答案,更告诉了我们一些情理之中的逻辑,妙不可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分销视野
   第06版:专题
   第07版:专题
   第08版: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
   第09版:阅读推广/北京阅读季专题
   第10版:传媒中国
   第11版:世界出版
   第12版:世界出版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观察·月览
   第15版:观察·月览
   第16版:观察·月览
   第17版:书评·社科
   第18版:书评·童书
   第19版:书评·综合
   第20版:书评·综合
   第21版:中国馆配
   第22版:聚焦
   第23版:数据
   第24版:专栏·观点
《欢乐嘻哈镇——动物童话总动员》打开想象和快乐之门
艺术与世纪之变
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如何突围职场?
揭秘整容背后的美丽真相
滔滔巨流的涌起之源
爱在纳粹蔓延时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综合20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如何突围职场? 2015-11-06 2 2015年11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