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生(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采编部主任)
图书馆开进书店,是思维的变革,是理念的创新,是业务的重组,更是传统读者体验的颠覆,充分调动读者的热情,充分利用读者的智慧,充分整合图书馆相关资源提供服务,既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又是“读者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你选书,我买单”等读者参与图书采购的模式作为图书补充的途径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自2011年以“新书借阅处”的形式推出“读者自主采购借阅服务”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该服务模式创新馆、商无缝合作方式,在充分肯定和尊重读者个性化需求,凸显其公共文化权益的基础上,突破传统采编业务流程,采取新书“零入藏、先借阅、后加工”的新模式,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借阅到新书。这是图书馆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一次大胆革新。
目前,除了馆内的“新碟借阅”外,佛山市图书馆用该模式与中标书商建立了两个馆外新书借阅服务点。中标书商在其门店提供一定面积的场地,读者可以借阅或购买新书借阅服务点的图书,还可在借阅点免费开通“二代身份证”免押金借阅功能或办理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一卡通”借阅证,并可在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任意成员馆归还所借阅图书。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佛山市图书馆逐渐形成了稳定、高效、合理的新书借阅模式和流程,新书借阅产生的经费约占年度图书购置经费的四分之一,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提高了服务效能,而且通过合理的经费配置保障了特色馆藏、特殊馆藏、精品文献的购置,馆外新书借阅点也成为佛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特殊一员。
佛山市图书馆的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由图书采访人员对书商新近采购的图书进行初步筛选,将多卷书、丛书等受制于借阅数量权限可能造成文献不完整以及本馆收藏范围外的图书筛选出来严禁上架。坚持“多品种”原则,上架1~3个复本供读者借阅。对于一些预计借阅量较大的图书,采用新书借阅点上架和直接采购并存的方式,不仅保障读者能够第一时间借到新书,还保障了图书馆馆藏结构以及其他读者的借阅需求。
其次,根据新书借阅服务点的读者构成以及借阅热点,因地制宜选择图书类别。一个借阅点其实也是一个小型图书馆,周围的读者更多还是关注文学、历史、旅游、医药卫生、少儿读物等类别图书。新书借阅最大的效益就是缩短了读者借阅的时间。为此,图书采访人员在每周定期现采的时候,要格外关注上述类别的图书,对要直接上架到新书借阅服务点的图书单独标记,由书商整理后上架,这就保障了新书的及时更新、更换。若周边读者对其它类别图书有需求,则对该类图书进门采购。另外,针对寒暑假等特定时间增加少儿读物。
再次,对于3个月内无借阅记录的图书进行再选或下架。受制于读者兴趣等原因,会出现一些图书3个月内无人借阅或者只借出1本(上架3本)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采访人员定期对上架图书进行盘点,对于上述情况的图书进行再选,适合图书馆收藏的直接采购,不适合图书馆收藏的下架退还书商,保障上架图书的“新鲜度”。
最后,每年对新书借阅的图书进行系统性的数据分析。从读者构成到借阅率,从上架图书类别到借阅类别,从借阅数量到归还数量等等,这些都是指导今后新书借阅工作的依据,实事求是地调整规则,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借阅过程中的麻烦,最大限度发挥新书借阅的效益,使读者、图书馆和书商在这项措施中都受益。
通过新书借阅服务点这种模式,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有效保障了读者对新书的借阅需求,更有利于图书馆“借阅”功能的扩大化、合理化、效益化。把图书馆开进书店,是思维的变革,是理念的创新,是业务的重组,更是传统读者体验的颠覆,充分调动读者的热情,充分利用读者的智慧,充分整合图书馆相关资源提供服务,即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半径,又是“读者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真正把读者的需求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