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辉(山东省莱州市图书馆辅导部主任)
地方文献是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史料等的总称。公共图书馆广泛收集、科学整理、系统开发、有效利用地方文献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神圣而义不容辞的责任。
收集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中之重。地方文献内容包罗万象,上自天文,下及地理,旁及社会、人文领域各个方面;载体形式复杂多样,有甲骨、皮革、缣帛、金石、木牍、竹简、纸张、胶卷、光盘等等,全面收集、系统保存地方文献并非是公共图书馆所能承担的。
通常,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民间自主编修的家谱、族谱类等;二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编撰的史、志、年鉴、文集、资料汇编、内部出版物、画册、图表类等;三是地方名人(包括长期在一地工作的外籍人士)的著述、传记类等。
莱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工作有以下特点:
第一,地方文献的征集和分类、编目从传统转向网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文献获取的纸质文献主要通过购买、交换、复制和接受捐赠,为了增加文献数量,往往在政府的支持下,要求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所出版的书刊资料向公共图书馆赠送,或者图书馆到各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征集。如今将不限于传统的获取模式,还要通过网上搜索、电视转录等形式,去广泛地获取地方文献信息。网上信息资源庞杂、分散、无序,瞬时性强,网上信息资源获取要与数据通信管理部门签定协议,输有关数据使用手续后,再从网络下载。网络下载的地方文献信息必须进行综合处理,深度加工和重组,使大量随机无序的信息资源转化成有序的、便于利用的知识。将网络上的虚拟馆藏资源序化为本馆实体馆藏资源,完成载体转换。在网络、电视资源采集时,都必须使用高科技手段,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掌握高科技的能力,要求完善硬件设备环境。
第二,地方文献购置经费使用方向多元化。过去只是购买纸质文献,而且大多数是交换、接受捐赠。如莱州市图书馆每年地方文献入藏总价值在5万码洋以上,90%以上是通过无偿征集获取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纸质文献无偿征集尚且步履惟艰,难以为继。而视听文献、电子出版物、网上信息资源获取必须遵循市场法则。文献购置经费使用上要统筹兼顾,以内容为出发点进行文献载体的选择,非纸质文献的收集费用远远高于纸质文献的费用,造成地方文献购置费用增长,图书馆购书经费压力日渐增大。
第三,创新服务意识,增设服务窗口,用服务带动资源建设。地方文献具有“存史、资政、励志”作用,三方面的作用都要发挥,不仅仅是为子孙后代保存地方史料,更重要地是提供良好的服务同,起“资政、励志”作用。提供服务与资源建设是相辅想成、相互促进的。深化服务可以拉动资源建设的速度,资源的不断丰富可以提高服务档次。一个市级公共图书馆除了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文献阅览室外,还应建立特色阅览室。不仅提供书刊借阅,还要提供缩微品阅读、音像资料服务、计算机浏览、网上查询等方面的服务。如莱州市图书馆杂交玉米阅览室,既有书刊资料的提供,又可以进行玉米数据库检索和网上玉米资料查询,设有文字、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阅览系统,多形式、多角度、高科技、全方位提供莱州玉米资料查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满足了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也促使工作人员加速文献资源建设,不断改善技术手段和硬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