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随着科技公司的带动,许多消费人士都进入了“智能穿戴时代”。从眼镜、衣服到手环、袜子、鞋子,智能穿戴已经从一时的流行,逐渐转型成现实的商机。和“跑步经济”密切关联的“智能穿戴”其实也值得出版企业的进一步关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从重庆天下图书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公司正在开发和销售名为“在那儿”儿童安全手环,可以进行实时定位、电子围栏、轨迹查询、一键导航,家长手机端只需安装相应软件实现与手环的绑定,便可实时“掌握”孩子行踪,做到心中有数。该公司市场图书部经理龙翼告诉记者,“目前,拐卖儿童的问题已经普遍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关注儿童安全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希望为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据介绍,类似产品多由技术公司开发,而这一产品则是书业企业牵手制图公司而进行的为数不多的尝试,并已经在当地的书店和学校进行推广。
国内具有实力的大型出版集团也不宜忽视“智能穿戴”背后的巨大商机。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率先展开探索。360儿童卫士是360公司开发的儿童智能手表,通过手机APP与它相连,家长可以获取孩子所处位置的反馈信息,使用内置的GSM通信模块与孩子建立单向通话,以及通过手表录制的10秒录音来了解周边区域环境。同时孩子也能够使用手表主动发送SOS求救信号。
除了360的智能手表,儿童智能穿戴领域也有其他公司和其他产品形态存在。步丢和云朵是两款同样主打追踪定位、提醒预警功能的智能智能穿戴。不过,与360儿童卫士相比,形态上它们都使用了鞋子这样一款日常生活用品,而不是一个单独的配件。发烧总监“iThermonitor”体温贴、乐测体温贴以及豆芽科技的智能身高体重仪和智能体温计,则代表了儿童智能穿戴的另一个方向:将用户群体更细化到了低龄儿童及婴幼儿,帮助家长测量孩子的身体数据,来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当然,在国外儿童智能穿戴同样早已酝酿兴起。Filip是一款能够通过手机软件相连接,向家长分享孩子的地理位置和个人状况的智能手表。Sproutling则更加专注于出生不久的婴儿,通过佩戴在婴儿脚上的脚环、安装在婴儿房中的室内感应器和内置在家中手机里的应用程序,它能将婴儿的心跳、动作和室内温度等指标综合形成可供量化和评级的数据,告诉家长并提醒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上述种种案例对于那些在少儿、教育等领域具有独特资源的出版企业而言都应有所启发。
对于有意于此的出版企业而言,鞋、手表、脚环、体温贴,人体身上的每一寸似乎都可以被利用来作为智能穿戴的发挥空间。多样化的产品形态虽是良性,但也可以解释为盲人摸象时的杂乱。智能穿戴领域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网络巨头押注、创业者蜂拥也让这个领域看起来一片美好;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片美好之下,技术、设计、用户甚至资本等因素的不成熟。这些或许都会让意欲涉足该领域的人士不得不先经历漫长的蛮荒期,才能迎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