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稿的校对工作在经过前期的校对后,还必须要经过技术整理这道工序,可以说,技术整理是校对工作对书稿质量的最后保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校对人员往往只注重前后辅文和正文的校对而忽视技术整理工作,或者不知如何入手,不是顾此失彼,就是面面俱到而抓不住要点。有鉴于此,笔者结合从事校对工作近30年的心得体会,谈谈技术整理工作中的几个关键工作。
点页码 一般情况下,照排公司的排版人员会分别给序、前言、目录、正文等页码一个指令,校样就会从第一页开始往下顺延,直至最后一页结束,所以页码是正确的。但是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另页排、有暗码时,排版人员必须在这些节点重新给个指令,如第一篇在21页结束,第二篇必须从23页起,这时排版人员要在第二篇重新给个指令。又或者一本书是以001开始,排版人员就必须在001、010、100页码处分别给出指令。如果排版人员疏忽,校对人员又不能及时发现,就会导致出错。所以点页码是技术整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看书眉 书眉是方便读者检索的,如果书眉出现了错误,不但会给读者检索带来麻烦,而且也是图书的质量问题。书眉的排版原则是“双大单小”,也就是双页码的级别高于单页码的级别,如双页码是书名,则单页码是章名,如双页码是章名,则单页码是节名,以此类推。通常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书眉位置放错,出现“双小单大”;二是正文标题改动,有加删字词或整个内容更换,而书眉没有做相应的变动;三是排版人员在关键章节处复制了前章节的书眉,以至于几个篇章书眉相同;四是丛书中,排版人员套用了丛书中的其他书的书眉。校对人员只要了解了书眉错误的原因,在技术整理时,仔细认真翻阅,这些错误都会避免。
读序号 一是读标题序号。在图书编校质量检查中常常会发现一些标题序号不连贯的错误,究其原因,有些图书标题级别较多,常常同级标题之间要跨越较多页码,而且编辑人员在编辑加工过程中会做删减、添加或改动书稿内容,但没有重新编排标题序号,就会出现序号重复或缺失的情况,这就需要校对人员对序号进行整理。读序号不仅会避免序号重复或缺失的错误,而且还会发现字体字号用错、只有序号1没有序号2等问题。二是读图序、表序、公式序。发现这类错误和解决方法同读标题序号一样,校对人员不仅可以纠正错误,而且还能同时改正正文中对应序号的错误。三是看栏目的图标。现在很多图书,为了版面活泼,增加书稿的可读性,丰富内容的知识含量,会设计诸如“小贴士”、“想一想”、“专家点评”等栏目,用不同的图标来区别不同的栏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发现栏目图标放错的情况,这就需要校对人员在技术整理时仔细核对,确保图标的正确性。
计算分值 这种情况大都会在教辅类图书中出现,经常会出现各分值的和与总分不吻合的情况。比如,试卷共有五大项,满分100分,可是五大项分值加起来并不是100分。再如,填空题20分,每空1分,可填空处并不是20个。因此,在遇到有分值的题目时,校对人员一定要将各分值相加,检查是否与总分吻合;数一数填空处,看是否与题目要求相吻合。
对目录 虽然原稿中提供了目录,校对人员可以用原稿核对校样,但这样的校对工作往往难以做到目录和正文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一方面,作者原稿的目录有时会不完整或与正文不吻合;另一方面,编辑在进行编辑加工时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删减和增加,但又没有对目录进行相应的改动。因此,校对人员核对目录的工作一定要放在所有校对工作结束之后进行,必须要用校样的目录与正文的标题进行核对,填写或核对页码,并要注意字体字号的正确性。此外还有一点必须强调,在对目录时,不能根据目录中已有的标题和页码去找正文中的标题进行核对,而必须要根据正文中的标题来核对目录的正确性,以避免正文中相应的标题没有在目录中出现的错误发生。
当然,技术整理工作还有好多方面,比如,图表文字的字体字号的一致性,图表呈现形式的一致性,参考文献的序号与文中角码的一致性,脚注与内文注码的一致性,等等。总之,技术整理工作头绪多、内容杂,既需要校对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把校对工作做到位,才能为图书质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