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综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出版集团举办《李景慈日记》出版座谈会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12月24日,北京出版集团在北京举办《李景慈日记》出版座谈会。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曲仲,副总经理马驰、张景山,老编辑李景慈二女儿李美瑛、三女儿李美琦、四女儿李美瑜,大众书店主要创始人郭镛之子郭康年,老编辑万鸿年之子万寅,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李景慈日记》年谱作者之一陈言,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出版社资深编审、该书特邀审稿杨良志等嘉宾出席会议,畅谈阅读体会。活动由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总编辑李清霞主持。

  李景慈,曾用笔名林榕、林慧文等,1941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学系。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文坛,是华北地区创作颇丰的文学批评家、散文作家和编辑家,著有散文集《远人集》、评论集《夜书》等。1949年12月进入大众书店,历任编辑、副总编辑。后任公私合营北京大众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1956年任北京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兼文艺编缉组组长。1978年北京出版社恢复建制,任编辑室副主任。1983年退居二线后,仍从事编辑业务的研究工作。2002年4月因病逝世。

  李景慈先生有写日记的习惯,常年不辍。此次出版的《李景慈日记》始自1949年12月,止于1965年12月。早年的日记在20世纪60年代那场浩劫中遗失,此后的日记尚在整理中。保留下来的日记始于1949年10月,恰巧是李景慈先生从税务局离开,进入私营大众书店担任编辑起。这些日记记述了从私营大众书店到公私合营北京大众书店出版社再到国营北京出版社这个过程当中的编辑出版工作。整理出版《李景慈日记》是北京出版集团社史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这部作品对于研究和厘清北京出版社早期历史的主要脉络以及重要的出版活动,传承北京出版集团的历史文脉和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以丰富翔实的历史细节,为研究首都出版事业乃至文化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于此,日记中还记述了彼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情状,以一个文化人的敏锐,关注社会文化热点,同时,又以一个普通人的勤勉,记录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细节,描画出一幅生动的生活长卷,不仅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为研究党史、新中国史提供了鲜活的例证。(穆宏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数据分析
   第03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数据分析
   第04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优案推介
   第05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优案推介
   第06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出版集团
   第07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传媒趋势
   第09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优案推介
   第10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三大出版
   第11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三大出版
   第12版:“十三五”收官特辑·广告
   第13版:“十三五”收官特辑·广告
   第14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出版物发行
   第15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卷藏数据
   第16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优案推介
   第17版:“十三五”收官特辑·广告
   第18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国际出版
   第19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格局篇-丝路书香
   第20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优案推介
   第21版:“十三五”收官特辑·广告
   第22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成就篇-出版集团成就巡礼(一)
   第23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产业成就篇-出版集团成就巡礼(一)
   第24版:“十三五”收官特辑·广告
   第25版:专题/阅读推广
   第26版:专题/业者论坛
   第27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优案推介
   第28版:“十三五”收官特辑·品牌优案
   第29版:“十三五”收官特辑·广告
   第30版:精品精荐
   第31版:精品精荐
   第32版:精品精荐
   第33版:“十三五”收官特辑·数字出版聚焦
   第34版:综合资讯
   第35版:优案推介
   第36版:“十三五”收官特辑·优案推介
“阅读北京”走进北京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图书分馆
打造全国领先现代出版传媒上市企业
评出20款包装礼袋向全市书店推广
北京出版集团举办《李景慈日记》出版座谈会
独秀书房入选广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化工社“阅想书店”打造实体书店新形态
天津人民出版社捐赠30万元援建希望小学
到北京外研书店听“京腔京韵话京城”
中国图书商报综合资讯34北京出版集团举办《李景慈日记》出版座谈会 2020-12-25 2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