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信息 刘文川(青岛书城明阅岛城市书房经理,青岛新华书店书城营销团队负责人)
工作感言 每一天的奋斗都是对梦想的致敬,每一分努力都在为团队的成功添砖加瓦。
管理心得 让每个细节都成为书店灵魂的注脚。
位于青岛新华书店书城二楼的明阅岛,作为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的“店中店”,原有业态主要为饮品与我国港台原版图书,服务时尚潮人、游客和附近大学生群体。近几年,面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大众对阅读空间体验需求的不断提高,明阅岛积极探索小型门店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为此,明阅岛积极参与青岛市城市书房建设,将“明阅岛24小时书店”转型升级为“明阅岛城市书房”,打造成集图书、休闲、咖啡、文创展示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高品质阅读服务空间。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书店的品质,还使其荣获了“青岛市标杆城市书房”荣誉称号,成为青岛市南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城市书房。2024年成功举办逾120场的文化活动、服务读者达5万人次、销售收入实现同比显著增长,增幅超过30%,这些成绩不仅体现了城市书房在文化推广方面的努力,也证明了其在商业运营上的成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更是刘文川成长的见证。
盘活店内多元产品,提升客单价。为促进门店业绩增长,刘文川带领团队积极拓展咖啡简餐新业务,在原本仅咖啡、茶饮的销售模式上,创新性地推出多样化套餐。同时,巧妙运用“词牌”概念,打造独具特色的花草拼配茶系列,成功地将餐饮产品与书店文化底蕴相结合。在不增加座位数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客单价超过20%的显著提升。同时,团队在原有多元产品系列的基础上引进了包括故宫文创、央视文创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文创品牌,这些品牌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创意设计,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得益于新品牌的加入,2024年明阅岛的多元产品销售额相较于2023年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增幅超过了40%。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体现了团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也展示了不断追求产品创新和文化融合的决心与实力。
拓展政企合作路径,实现双效提升。在刘文川的带领下,“明阅岛24小时书店”转型升级为“明阅岛城市书房”。城市书房的建立是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的一个积极的探索,在该模式下,政府通过购买企业提供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市民。明阅岛书店作为这一模式的实践者,严格遵循城市书房的建设标准和运营规范,在提供图书的统一借阅和归还服务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以此来打造一系列便民服务项目。2024年,明阅岛城市书房先后携手共青团青岛市委、山东省海员工会委员会、青岛市行政审批局团委、山东港口集团董家口港团委、中远海运青岛有限公司团委,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也为明阅岛城市书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敏锐捕捉社会热点,发力青年夜校。2023年下半年,上海夜校的盛况引起了广泛关注。刘文川迅速反应,从增强空间功能、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着手进行书店相关工作。2024年1月,青岛书城以“青岛青年成长计划”为主题,围绕青年“社交”需求,在明阅岛城市书房启动了“青年夜校”。此举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情绪消费”趋势,明阅岛团队负责项目的落地、实施,团队成员从零开始,由前期调研、对接授课老师,到在公众号、小红书、社群招募,全职客服,再到开课中收集反馈,调整授课内容,在实践中筛选、扩充课程种类,目前已有近百种课程持续更新,吸引了逾1000人次的参与,老学员复课率达38%,累计曝光量达到15万+,并积累了3000+潜在客户。以特色课程“中华香事”为例,在整个课程期间,老师与运营团队在课外时间也根据课程内容利用社群持续指导学员,针对不同的天气、材料完成香材物料的准备,最终在结课时指导学员利用课程期间做好的各类材料组装成一块传统香牌,受到了参课学员的一致好评。(伊 璐 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