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球的众筹案例将近1万个,众筹资金达到10亿美元。2015年,众筹资金将突破百亿美元。中国从2014年已经进入了众筹元年,如今各大网络论坛、交友圈中讨论众筹的话题层出不穷。
趋势1 先市场后产品
如今,人们会经常谈到粉丝经济、粉丝参与、粉丝投资和粉丝消费。那么如何通过粉丝发起影视众筹?大数据下的影视众筹基于垂直领域的粉丝经济。假如一位导演请一位演员,并发起影视众筹,规定每人拿出100元钱可以成为合伙人。这对于任何一个粉丝来说都是欣喜若狂的,因为参与众筹不但可以成为偶像的合伙人,还可以得到电影的门票。假如这位演员的1千万个粉丝中有50万个粉丝参与众筹,1人拿出100元,一共就是5千万元。5千万元拍完这部电影后,每个合伙人都有义务参与到电影宣传,50万人,每个人都发布一条微博和微信,这样带来的传播是上亿次的传播;如果每人还带一个人去看电影,那么这部电影基本上是只赚不赔。众筹能改变电影产业的宣传和产业链模式,电影可以先有市场后有产品,影视从此改变了高风险的特质。做影视先众筹,拥有大量粉丝投资后,再通过粉丝消费及投资者跟投,再凭借相应的文化进行企业的文化信贷。这样就可以在资本层面上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产业投资模式。
趋势2 提供影视娱乐变现渠道
怎样把收视率转化成购买力,是影视电视行业普遍面对的问题。国外电影衍生品的收入大大超过票房,而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是其唯一渠道。其实,中国电影产业中,探班、花絮、衍生品都可以通过众筹来增加收入。众筹可以增加电影变现的通道,文化产业得过程者得天下,就是把相关文化产业的体验过程纪实下来,形成围观消费。目前,想要解决电视广告疲软的问题,就可以通过把电视剧的版权、网络的点播权、电视播放过程中某件衣服或者某一个衍生品卖出去来实现。电视剧和电影不一样,很多忠实粉丝天天关注,天天参与互动,电视剧的互动程度比电影要高很多。
趋势3 为青年导演提供资金支持
不久之前,一名好莱坞的导演筹了500美元拍摄了一部影片《控诉》,这部影片得到了奥斯卡的奖项。在中国,也有许多青年导演满怀梦想,但他们因为拿不到影视投资,所以梦想一直搁浅。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几十个微信群,如果他们发起众筹,如果每人拿出100元可以成为联合出品人,拿出1000元可以成为出品人。如果有20个人参与就会筹到2万元,一个微信群通常会有三四百人,再发动一下好友,众筹到5万元应该不成问题。这样的话,一部非常好的微电影通过众筹就可以拿到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参加评选。对于每一个青年导演来说,用众筹的方式就可以得到最初的拍摄成本。所以,众筹是非常有益的,无论是互动方面的众筹,还是影视方面的众筹,甚至可以解决很多导演创作的资金问题。
在粉丝经济的今天,粉丝参与、粉丝投资、粉丝消费将成为未来的电影文化产业工业制作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如果纯靠资金投入,电影这种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是不可持续的。而粉丝经济的众筹会颠覆未来的金融体系、宣发体系,包括影视行业发展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