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孙 珏
拆图书塑封只需一秒!
近日,果麦文化发布消息称,果麦品控部联合浙江众大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基于浙江众大开发的一种膜处理设备和塑封包装生产的全新专利,对果麦现有的塑封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良。果麦的塑封,现在加上了易撕贴!
这意味着,果麦现在的图书包装保留了原本塑封保护图书等所有优点,与此同时增加了易撕贴,只需轻轻拉扯易撕贴,一秒就能将塑封打开,读者再也不用想办法、找工具来拆塑封了。
据悉,果麦第一批使用了易撕技术贴的新书,正在河北鹏润印刷有限公司的流水线上高速生产。很快,读者就能在所有果麦出品的图书上看见它的身影。为塑封增加易撕贴的举动也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出版方关注读者需求、优化细节、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推崇。对此,记者特别连线果麦文化,就易撕贴的新书成本情况以及易撕贴会否导致图书塑封大面积被轻易撕毁的问题采访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据果麦品控部总监路军飞表示,易撕贴需要单独的制作工艺,加装了易撕贴的塑封成本会比传统塑封高约30%,但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考虑,果麦认为这是必须支出的合理成本。
另外,易撕贴只是一种便于拆除塑封的“抓手”,传统塑封的包裹性和坚固性并不会因为加装了易撕贴而受到破坏,不会轻易开裂。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图书塑封都没有专门的易撕、可拆口,需要拆书人自行解决。而事实上,易撕贴的包装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早已有了广泛应用,比如在咖啡杯、面包等包装拆口处装有易撕贴,一端为撕手位,带有颜色但不带胶,而有强粘胶的另一端,连接着产品上贴附的保护膜。使用者只要揭起撕手处,即可轻松拆掉包装。一些化妆品牌甚至给快递包装也做了易撕设计。
图书塑封怎么这么难拆?
即使是经常买纸书阅读的人或做书的编辑,遇到塑封照样得想尽办法才能既拆书又不伤书——指甲抠、牙齿咬、用美工刀划……很多时候一个不留神,塑封是开了,书也破相了,甚至会伤到手……
图书塑封使用的是热缩膜塑封工艺,这种工艺虽然高效贴合包裹住图书,但也会因为“材质韧性”“一体成型”“贴合过紧”等,让塑封变得格外难撕。大多精装书的书封侧边和图书内页翻口之间有一定距离,给拆塑封留了一定的“发挥空间”。而平装书的塑封则紧贴在图书的每一个角落,更加难拆。
不能让图书的塑封变得更好拆吗?改变塑封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需要找到全新的包装工艺,需要说服印刷厂改造自己的设备和生产线,出品方为避免图书受损需要支付更多的成本……因此塑封的改变在短时间内难以普及。
爱书人士为了不伤书又能快速拆开塑封,练就了徒手拆塑封的花式技巧。
对于精装书——对准封面和内页翻口的间隙,用指甲朝着硬壳封面处将塑封划开(注意不要朝着内页划塑封,容易伤书且难划开)。
对于平装书——试着前后弯折图书,多试几次,直到塑封裂开小口,就可以直接拆书了。
图书塑封的理由
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震宇提到,“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的图书总印数为127.5亿册,其中塑封书占95%。全国一年图书塑封相关费用达到30亿元左右”。可见塑封已然成为图书的标配。要么需要用力撕扯,要么需要小心翼翼地借助工具,才可以打开书来翻看。许多读者“苦塑封久矣”,不仅读者,许多图书馆集采图书,也需要专门雇人“拆书”。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的塑封究竟为什么存在?
对于出版单位——塑封可以避免书籍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受损,也方便图书的二次销售。塑封还有助于保护图书附赠的画册、书签、光盘等,避免赠品丢失。更重要的是,与可能产生的损耗相比,给图书加塑封的成本较低,每本在0.1~0.2元之间。
对于实体书店——可以保护书籍,避免被翻烂、弄脏。对于读者——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自己购买的图书是新的。同时也利于保存图书。不过,并非所有图书都会塑封,比如,教材等书籍往往没有塑封。海外的书籍也很少有塑封,只有一些艺术类或设计类的精装书考虑到它们贵重或易损,出版社才会用塑封加以保护。
相比图书塑封存在的理由,人们不满意塑封的理由也有很多。其中一种理由是塑封会带来无谓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张震宇说,现有的图书塑封材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聚乙烯收缩膜,因其材料的稳定性,无法在自然环境降解。
为此,张震宇在“两会”上建议,加快制定和执行出版业的“限塑令”,制定出科学的书刊包装标准,并就“限塑令”的执行出台细则。目前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都明确表示不使用塑封,在推动出版业界的“禁塑令”方面作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