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教(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
当前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基本状况。一是人才队伍总体规模可观、各类专业人员数量保持动态平衡。二是从业者学历普遍较高,专业背景丰富多样。三是中青年从业者成为主体,女性从业者占比突出。四是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较大,从业者普遍拥有相应职业资格。五是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合理,不同岗位的人员结构相对平衡。六是从业人员职业身份高度一致,薪酬体系呈现复杂局面。
当前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才能力素质存在短板。一是知识基础狭窄,文字润饰能力不够。二是技术认知局限,融合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结构局部失衡。一是人才流动现状与行业发展要求不适应。二是复合型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三是高层次出版人才仍然短缺。
体制机制被动滞后。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活力。二是人才测评体系不尽合理。三是人才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出版学科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适配度亟须提高。一是学科专业定位与岗位人才需求吻合度有待提高。二是非编辑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进一步与时俱进。三是教学培养方式与出版实践需加强衔接。
促进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以“出版学科专业共建”为契机,推动高校出版学科产学融合,培养复合型出版人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版权运营、跨文化传播等模块内容,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与策划能力。
优化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增强对实际工作能力和融合出版方面的考核。主观题选择案例更加贴近出版工作实际,更能反映出版融合的方向,强化考生的政治素养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体现导向性。对辅导教材进行修订,充分体现融合发展的精神。
重点加强融合出版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等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促进融合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所需的配套政策。对从业人员进行数智化素养的培训,提高全体员工运用大数据优化自己工作的能力。着重培养复合型营销人才、IP开发和运营专业人才、“走出去”人才。
加强从一线人才中分类选拔培养业务型、管理型与技术型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选拔向业绩突出、但是没有领导职务的人才倾斜。以“‘四个一批’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遴选培养计划”为抓手,培养业务型、管理型和技术型领军人才。
制定措施破除影响人才继续教育、人才激励和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班型班次。发挥好韬奋出版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奖项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将各个序列的出版人才纳入普遍承认的职称评定序列及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国有出版单位与民营出版机构、传统出版单位与新媒体之间人才双向流动。
(报告撰写者:崔海教、王平、李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