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庆(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迅速崛起,依托其深度学习能力、大数据与强大算力,已在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模态内容生产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国际上,哈珀·柯林斯、企鹅兰登书屋、麦格劳希尔等头部出版与教育集团,全流程布局AIGC技术,推动出版产业智能化革新,经验丰富,值得借鉴。在国内,各出版单位围绕AIGC技术赋能内容生成、智能审校、流程优化和个性化服务等关键领域,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创新实践,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报告基于对AIGC技术发展、国内外出版业应用AIGC技术的现状分析,探本溯源、追因求果,为出版业转型升级探索可期路径。
AIGC技术与出版业双向奔赴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多挑战。一是传统产业结构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组织机构、人才团队、工作流程、体制机制等传统的出版产业结构难以适应AIGC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是内容产业与技术产业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议价基础不同、利益协作机制不畅,造成大量的优质内容无法转化成训练数据,制约了双向奔赴的效率。三是版权保护与数据安全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输入内容与输出成果难以判定版权归属,如何制定并明晰AIGC的知识产权与数据权益保护规则,还需进一步研究。四是语料稀缺与双向赋能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高投入导致的中文语料的稀缺是AIGC行业全球性问题。建立高质量、多元化语料库,提升语料库的开发共享程度,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要实现AIGC技术与出版业的深度融合,需要分阶段、多维度逐步实施。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携手,在“活化内容、触达用户、回归阅读”的战略指引下稳步推进“学AI、用AI、造AI”的实施路径,探索更广阔的行业应用场景,培育新兴业务形态。
一是积极推广AIGC技术在成熟领域的应用。在有声书生产、AR/VR融合书、美工设计、图片生成、数字人等领域快速布局、快速试错、快速迭代,推动出版流程再造,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丰富产品和服务形态,并有效解决大模型训练语料供给问题。
二是结合人才培养强化编辑AIGC实操能力。一方面要增加AIGC工具实操型培训,带动一线编辑“学AI”,熟练掌握各类AIGC的工具。另一方面将熟练使用AIGC工具列入名编辑培养的重要技能要求,培养兼具技术与文化背景的跨界复合型人才,激励编辑人才队伍的技能提升。
三是以作品登记和区块链技术解决版权问题。出版业的存量资源和数字内容可以申请作品登记证书,前置解决版权确权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版权存证、鉴定、确真等问题;同时,区块链技术里面的智能合约功能,能够促进数据的交易与流通,减少版权交易过程中的违约风险,解决不同行业对数字内容价值认定的趋同问题。
四是以AIGC技术为核心推动融合出版项目。首先提高优质语料的供给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组建专业团队。其次,借助文化数字化建设政策导向,建立高质量、多元化的中文语料共享平台,促进语料流通和合作。此外,通过汇聚各类信息系统搭建数据中台,探索建设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知识与数据的双向增值。
五是强化生态建设。与AIGC技术公司、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联合研发项目、技术交流与培训、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等具体举措,降低技术研发成本,探索文化内容数据评估、交易标准共识,实现共创共研、共建共享。
(报告撰写者:王庆、赵大川、王熠、王萌、陈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