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漩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我国职业教育正步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其战略地位和价值日益凸显,已然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坚固支柱。
职业教育图书的出版近年来虽受国家重视且市场广阔,但仍存在不足有待完善。首先,内容更新滞后,部分图书未能及时反映行业新技术、新工艺,导致与实际需求脱节。无论是内容的创新性、实用性,还是教学资源的配套与更新,都难以充分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多元化、高质量的出版需求。其次,种类和层次不全,缺乏全面覆盖各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图书,且未能根据不同读者水平进行细分。再次,市场竞争力不足,品牌影响力弱,营销手段有限,难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综上所述,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出版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造产教融合下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教材,讲述新产业新技能。传统职业教材开发以院校教师为主导,易陷入“闭门造车”困境,而产教融合模式通过校企共建机制实现根本性突破。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开发教材是职业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破解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两张皮”难题的核心路径。出版社在产教融合教材建设中扮演着资源整合者、内容创新者与传播推广者的多重角色,其核心在于通过深度参与教材开发与推广,助力职业教育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将产业标准、技术场景、岗位能力转化为教育内容,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出版链”协同共生的教材生态体系。可以由企业技术专家与院校教师共同担任主编,引入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第三方力量,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确保内容紧贴产业前沿。例如,现代教育出版社联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亿航共同开发的低空经济系列教材,全面剖析无人机技术与应用,助力低空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升级。
产教融合特色教材的构建,实质上是职业教育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变革。它既是技术技能积累传承的载体,又是产业创新与教育变革的联接枢纽,更是中国职教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通过教材这一微观切口,职业教育得以真正实现“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的同频共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推动职业教育教材数字化转型,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提升。职业教材数字化是职业教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抓手。数字化过程绝非简单的资源电子化,而是以数字技术为杠杆,撬动教育理念革新、产业协同升级与治理体系重构的系统工程。出版社参与新型教育数字资源的开发,以数字技术重构教材形态、内容与功能,推动教学过程与产业场景无缝衔接,为人才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双重动能。通过出版社的数字化平台,整合企业生产数据、技术规范与教学资源,形成“活页式”教材更新机制,确保内容与产业同步迭代。例如,机械工业出版社联合华为、比亚迪开发《智能制造技术》系列教材,直接嵌入企业技术标准与真实案例。数字教材场景化学习模块,将企业真实项目拆解为“慕课+虚拟工单+在线测评”组合单元,同时兼有个性化学习路径,智能推荐学习资源。例如,浙江省“数字工匠”培养平台为装备制造类学生定制从基础焊接到智能检测技术的阶梯式课程包。
强化职业教育的人文素养,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强化工具理性与产业适配性的同时,亟须通过人文素养培育打破“重技轻文”的桎梏。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能为职业教育注入精神内核,更能塑造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能力的现代工匠。以传统文化精神涵养职业伦理,将工匠精神、非遗文化引入校园,例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三星堆青铜铸造技艺为切入点,开设相关课程,使用与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开发的《传统工艺与工匠精神》作为教材,将《考工记》《天工开物》等典籍中的“工于形、匠于心”理念融入课程思政,结合鲁班榫卯技艺、景德镇制瓷工艺等案例,阐释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职业伦理。
强化职业教育的人文素养,通过价值重塑、载体创新与生态构建,实现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现代职业能力的深度耦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选择。新时代职教教材既能助力锻造“精工利器”,又能涵养“文化匠魂”,真正为民族复兴培育兼具技术高度与人文厚度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助力职教出海,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国际标准”,增强国际影响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投资和业务日益增多,对本地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通过职教出海来培养中国企业需求的海外人才,帮助企业国际化发展。同时,按照“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能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职教随企出海将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技术标准等输出到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例如,安徽省职业教育国际发展联盟发起的安徽省“职教出海”2.0中亚国家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计划,依托安徽当地职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将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发电、矿业冶金等安徽地区优势产业的职教课程标准、专业标准进行整理,出版数字化国际精品教材,推动“中国标准”走向“国际标准”,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职教出海。
职业教育出海是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出版单位深度参与并将中国职教体系在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工匠精神培育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升华为具有普适性和引领性的国际标准,助力构建“中国方案、全球共享”的职教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