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修荣
作为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郭姜燕总是善于从儿童视角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生动人物形象带给读者新的阅读体验。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不再逃走的女孩》,通过爱的教育让一位有些不合群的“熊孩子”发生了华丽转变,塑造了一个极具当下时代特征和个性的少年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不合群的主人公肖庭身上明显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家庭因素。3岁前,肖庭曾经拥有一个温馨的原生家庭,爸爸上班,妈妈专门照看她。然而漂亮的妈妈是个麻将迷,对她来说麻将比女儿更重要,一打起麻将来便忘了女儿的存在,任由女儿和猫睡在床下。奶奶发现妈妈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后,毅然把孙女带回身边亲自抚养,迷恋麻将的妈妈从此消失在肖庭的生活中。亲妈走了,爸爸组建了新的家庭,后妈来了。上小学时,肖庭回到父亲的身边,但一切已经回不到从前:与继母格格不入,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奶奶爱莫能助……在一个没有亲情、温暖和安全感的环境里,肖庭渐渐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熊孩子”:不准时进教室,不按时完成作业,和同学打架斗殴,与老师斗智斗勇,经常玩失踪……不仅班级被搅得鸡飞狗跳,老师和班主任、校长都焦头烂额,前任班主任蓅荒而逃,连警察都被惊动了好几次。就是这样一个被许多人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在新来的班主任宁老师的耐心帮助和爱心呵护下,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从一个问题女孩,逐渐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女孩。她懂得了爱与责任,完成了自我蜕变与成长。不仅乐于助人,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见义勇为,学习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也与父亲和继母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焕发了新生。
但转变不是一天发生的。通过家访、调研、谈心和反思,宁老师真正了解了肖庭的生活和成长经历,走进了肖庭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发现了肖庭身上一些美好的品质与闪光点,对她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她开始尝试从肖庭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分析原因,从儿童视角来理解对方,她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她开始明白:对孩子来说,真正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信任、尊重与鼓励。于是,她无视别人贴在肖庭身上的标签,努力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把她当成一个平等的有思想感情和尊严的人,用同理心从肖庭的视角看世界,对她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绩都大加表扬,激发出她内在的潜能和美好的品质。
小说采取了双线推进的方式,一条是宁老师用爱心转化肖庭的工作线,另一条是宁老师的家庭生活及内心情感历程线,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小说内涵更加丰富,人物更加丰满。
在小说中,宁老师既不是一个教书机器,也不是神一样的存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品除了展示她在学校的生活与工作,同时还从家庭生活、童年经历以及与同事相处等多个方面立体地塑造了宁老师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宁老师既是班主任,也是妻子,是女儿,是妈妈,还是学校老师的同事与朋友,她是多种身份的结合体。小说正是从多个侧面立体描写了宁老师真实的生活。除了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她还有很多自己的烦恼甚至心结,她要照顾女儿,孝顺父母,尽到妻子的责任,还要处理与同事朋友的关系,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找一种平衡。为了学生,她牺牲自己和家庭;为了同事,她一次次把职级晋升和评优的机会让给别人。外表乐观能干整天做别人工作的宁老师,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苦闷和心结。她曾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怀疑自己是早夭的姐姐的替代品,这种童年心结一直困扰着她。最终,她在帮助肖庭重回家庭重建亲子关系时也解开了自己的心结,理解了父母,从此与往事干杯。
这部小说语言风趣幽默,使用了大量接地气的生活化语言,包括宁老师与肖庭以及其他同事朋友等人的交流与对话,都充满了时尚元素,轻松活泼,既鲜活又有温度,极具可读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