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 作家 访谈
○李东芳
舒晋瑜的《中国女性作家访谈录》是一部记录中国当代女性写作发生、发展的书。作者对当代30位著名女作家进行访谈实录,通过问答体记录了女作家的写作动机与创作背景,以及女作家的阅读习惯和人生经历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是对中国当代女性在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历程中自身命运的思考,是全方位诉说、描写、呈现中国女性主义发展历程的一份宝贵档案。它从女性视点和女性经验出发,从女性成长和生命权、女性在公共空间的政治权利和话语权、女性自我的主体性建构等多个维度,通过作者与女作家的一问一答,呈现为一份女性“言说”又“言说”女性的史实资料。
女性为什么写作
中国当代女作家的创作动机很多都不同于男作家,全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国女作家走上写作之路的版图,仿佛应验了那句话:文学多来自痛苦,穷而后工。苦难的经历,是女作家们开始写作的重要动机,写作成为她们摆脱现实境遇、重建生命意义的重要方式。
此外,她们的阅读习惯是偏爱中国文学传统,还是偏爱西方文学,也对其创作风格和创作技巧形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我们看到写作之于女性如此重要,它是一个女性选择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个女性的生命意义。如残雪所说,“写作能给你的个人生活增添勇气,因为写下的文字赋予你的日常生活以意义。”
中国女性主义特质
伴随女作家写作过程,其自身女性意识也随之演变,通过各自独特的人生经历——或充满磨难,或经历传奇,观察社会、演绎历史、洞察人性,可以看到中国女性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脉络,相对于近现代中国女性,其精神世界和命运有着推进和改变,也可以看到相对于西方,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有着不同的特质。
女作家笔下呈现出当代中国女性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母职陷阱、物化行为、男性凝视等。在一个世纪前作为20世纪女性文学先锋的英国作家伍尔夫笔下也曾出现过。伍尔夫一生致力挑战性别歧视,鼓励女性发掘自我价值,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也是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对于中国当代女性来说,情况比较复杂。并非如伍尔夫所言,挣足够的钱,就可以获得幸福和自由。女性内心世界仍然存在分裂——因为在外在社会环境中,女性必须面对生存的挑战、历史变革的挤压,虽然已经拥有了很多外部权利,仍然要面对在内置的家庭场域中,“男尊女卑”和“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这种外在权利与内在束缚造成的分裂感形成了当代女性新的困境。如何突破?那便意味着需要女性在琐屑的日常中,依然能够为自己建构有力量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安放自己的精神追求,不放弃自我成长和心智提升,活出更为深邃的生命样态。很多女作家竭力描写和揭示了中国当代女性生存的多种样态,并试图提供答案。如池莉、陈染和徐坤。
该书的可读性强,在于它记录了风格迥异的女作家,由于不同人生阅历和精神旨趣而呈现出不同面向,让我们能够接触到她们“真实的心声”而获得解读她们作品的密码。该书还透露了很多小说创作的“幕后”背景,如“以江南写中国”的叶弥的《不老》,小说结局居然是作家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为之提供的灵感。
该书并不回避敏感话题和争议,作者机智的提问,使得被访者也真诚坦率,暴露心迹。
戴锦华评述该书:“女作家的创作已构成共和国文学图谱中一道道彩色的经纬。……在睿智与狡黠、率真与自辩、袒露与追问之间,我们得以与她们相遇、相知。”
总之,30位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的心路历程,代表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命经验,也体现了中国当代社会文明的进程——一个文明社会,离不开社会给予女性的尊重与理解、包容与呵护,离不开社会给予女性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的可能性以及成长空间,提供女性展现才能的历史舞台,当然也离不开女性自身主体性意识的提升与承继传统、链接现代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