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丙钧(儿童文学作家)
与晓枫初识于三十多年前,那时我是《儿童文学》的诗歌编辑,晓枫系大学毕业,分配而至,有缘成为同事。
毫无疑问,晓枫是个称职并且出色的编辑,但其却志不在此,于儿童文学无甚兴趣,心心念念地要在成人文学一试身手。
晓枫善言,机锋每每随和娓娓,滔滔泱泱中又多揉几分戏谑和自嘲。独成周式一家风格。与其交流,当是一件赏心快意之事。就其思之敏捷,言之机辩,据我所局见,能与其过招递式而能占先一二者寥寥。其口才,在文学圈内盛播远远。其行其言,虽不拘节守矩却又不失一种大家闺秀的气度和范式,给人一种另类的亲和之感。
同事几年后,我离开《儿童文学》转营他事,晓枫亦如愿遂心地调往京城一家头部的成人文学大刊,一个华丽转身,由编辑进步为刊物头头,做得风生水起。与此同时,在创作上,特别是散文,亦是做得水起风生,颇为文坛瞩目。每每得其赠书,为祝为贺的同时,亦不免蒙几分小小的嫉妒。
晓枫潇洒,曾为大导演张艺谋推荐文学策划,几荐未成,结果是其自身被盛邀就位。用其周氏语言道是“本是红娘做媒,结果却是红娘自嫁了”。
这文学策划,当是有些经济效益。晓枫亦可在口才、文才之后,再添一含贝之才(财)。但其在几度证实自己能力之后,又一个华丽转身,封印挂冠决然地谢辞这令人慕羨之位,飘然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晓枫,更钟情于她的笔墨世界。
因各有江湖,这多年来,与晓枫见面疏疏,通话亦稀稀。但无论见面或通话,于我而言,成为名家,任职北京作协副主席的晓枫与当年初来乍识的小编辑周晓枫一般无二。她依然故她,我依然故我。
因策划约稿这本《三十二个稻草人》一书,特约其一见。许是命中定数,当初去意绝绝于儿童文学的晓枫,因情面难却,勉为其难地急就章式地写了部童话《小翅膀》。出人意料却又情理自然地受到诸多关注和好评,于是乎,稿约频频。于是乎,难却情面和盛情诚意这根“胡萝卜”,晓枫身不由己,却也顺其自然地被牵引着拉磨不止,转圈儿不已。我抛出的这根“胡萝卜”,她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捏鼻皱眉地接下。
晓枫的稿子如约而至。独特的周式风格,看后甚喜。给几友看过,皆尽赞赞。但其作过长,抛我一难题。犹豫几度,思忖再三,仍难割舍,只好从权破例,从宽而待啦。
好一篇《稻草人》,好你个置难于我的周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