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作物 气候 数据
○赵雷霖
《中国主要作物气候资源图集》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3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项目,是基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农业气候资源数字化图集编制”(2007FY120100)的重要成果编写而成,是反映我国主要作物气候资源的重要著作,首次全面呈现了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生育期间光、温、水等主要特征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为综合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影响、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等提供数据支撑,不仅有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也为农业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组建权威作者团队,体现高水平学术价值。《中国主要作物气候资源图集》是一部凝结了众多专家学者心血的学术巨著,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领衔完成。编写团队阵容强大,堪称国内气候与农业领域的精英汇聚。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多家国内顶尖的科研单位。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团队通过对前沿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提出了独到的解释和见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
深度解读前沿数据,探索农作物气候规律。《中国主要作物气候资源图集》汇集了10多年来我国在农作物气候资源领域的前沿数据,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数据,我们得以一窥农作物与气候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团队以为主要农作物生产提供指导为目的,系统梳理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五大粮棉油作物的气候适宜区和主要发育期的气候资源状况,书中不仅详细描绘了不同自然带的气候特征,还深入分析了各种农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气候资源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还为优化作物布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在探索农作物气候规律的过程中,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者团队不仅深入挖掘了气候资源的理论问题,还结合实际生产需求,综合评价五大粮棉油作物主要生育期和全生育期的农业气候资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生产建议和措施。这使得该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该书通过生动的图表展示,使得深奥的气候数据变得直观易懂。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农作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不仅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书中的知识。
专业编校团队保障图书质量。该项目确定后,便受到了浙江科技出版社上下的高度重视,在出版社与各部门的精心组织与协调下,组建了一支一流的编校团队,他们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为该书的顺利出版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出版过程中,编辑团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克服各种困难,推进出版工作有序进行。出版社制订了严密的出版计划,明确分工,循序渐进,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为了使《中国主要作物气候资源图集》以完美的姿态呈现于读者面前,出版社特别委派了经验丰富的美术编辑(拥有编审职称)负责其装帧设计。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体现出编者的匠心独运。最终呈现出的图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
《中国主要作物气候资源图集》的出版在学术界获得了高度认可。该图集以多年农业科技基础性探究成果和前沿数据为支撑,深入剖析了中国主要农作物的气候资源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其精准地揭示了作物气候资源的区域分布及变化特点,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优化作物种植布局、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图集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气候与农业领域的研究实力,也为全球农业气候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其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并重,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