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涉侨图书高质量出版浅析

  关键词 涉侨图书 高质量出版 产业转型

  ○肖贵平(中国华侨出版社文教编辑室)

  据2023年4月24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国务院关于新时代侨务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指出:海外侨胞总数逾6000万,分布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留学深造、商务投资等大陆新移民数量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海外各类华文学校约2万所,华文教师数十万人,在校生达数百万人。

  涉侨图书是沟通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窗口之一,通过涉侨类图书的推广,不仅能够解决海外侨胞对中文书籍的迫切需要,更重要的是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使海外华侨了解当代中国,理解并认同“一带一路”倡议,进而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力。

  什么是涉侨图书及其出版现状

  涉侨图书,顾名思义,是指涉及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等侨务活动和侨界人士的图书作品,它们既是对华侨华人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华侨华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侨务工作的重视,涉侨图书出版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很多出版社都涉足涉侨图书出版,出版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目前出版过涉侨图书的出版社有中国华侨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等。这些涉侨图书内容丰富,不仅涵盖了华侨华人的历史、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还涉及了侨务政策、侨务经济等深层次问题。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涉侨图书的出版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图书内容质量不高,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引起读者兴趣;另一方面,一些图书的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缺乏有效的推广策略,导致销售不佳。当然,涉侨图书的市场销售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涉侨图书的读者群体相对固定,以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等为主要受众;另一方面,涉侨图书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需要不断提高图书质量,以吸引更多读者。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涉侨图书的销售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网络销售逐渐成为涉侨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二是精品化、特色化的涉侨图书更受市场欢迎;三是读者对涉侨图书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图书的内容、装帧、印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期望。

  涉侨图书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出版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于社会文化需求,充分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

  就中国华侨出版社来说,目前出版的涉侨图书已达上千种,在品种数量上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在产品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产品结构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调整。为了实现涉侨图书的高质量发展,结合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实际出版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出版高质量图书精品

  纵观整个出版产业和各大图书榜单,可以发现,有思想、有灵魂、有创新的好作品才是大众读者所需要的。出版产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作为中国华侨出版社的一员,我认为涉侨图书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深入挖掘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涉侨图书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喜好,为涉侨图书创作和出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加强侨类主题出版。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关注时代命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挖掘华侨资源,突出华侨特色,拓宽国际视野,创新出版形式,重点打造一批凸显华侨特色,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精品图书。这不仅对于弘扬爱国主义和华侨华人精神,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促进祖国统一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且还能够继续使侨心侨智侨力凝聚一处,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再次,加强内容创新,深入挖掘华侨华人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以及华侨华人精神,打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涉侨图书作品。侨乡历史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它不仅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而且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深耕侨史图书板块,使海外华侨华人历史和归侨口述史的出版得到很好的持续。在挖掘侨乡文化出版方面,要充分展示侨乡文化,在助力侨乡产业振兴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广大侨胞的向心力,真正做到凝聚侨心侨智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最后,提升出版品质,提高编辑水平,注重图书的编辑、设计、印刷等各个环节,确保图书的内容质量和形式美观。

  另外,为了更好地支持涉侨图书的高质量出版,2024年5月,中国华侨出版社与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联合成立中国侨联“侨书出版基金”,为优秀的涉侨图书研究、出版、传播,以及“侨心书苑”建设、侨学研究、对外文化涉侨活动提供经费资助。

  加强新媒体营销推广

  融合出版时代,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已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为加大涉侨图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涉侨图书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应该以读者喜欢的方式,积极利用新媒体,如抖音、B站、快手、小红书、喜马拉雅、懒人听书等直播、短视频和音频平台,推广涉侨图书。

  中国华侨出版社可以根据涉侨图书的不同内容,寻找相应的主播进行讲解与带货;也可以在抖音短视频平台,根据时事热点、公众关注点,制作相应的内容进行解读推广图书,或者请名人学者录制短视频,以吸引更多的粉丝,扩大影响力;还可以制作有创意的音频投放于各类在线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懒人听书、蜻蜓FM等。

  建设“侨心书苑”

  中国侨联在海内外拥有2万多个基层组织和海外社团。在中国侨联的支持下,中国华侨出版社广泛联合国内基层侨联组织和众多海外华侨社团,实施“侨心书苑”工程。目前在全国共建有“侨心书苑”300余家,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在海外,目前已在菲律宾宿务、斯里兰卡科伦坡的华人商会、安哥拉中国总商会等设立了“侨心书苑”。通过“侨心书苑”平台,不仅可以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还可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组织文化交流活动、读书会和讲座,让华侨华人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也可以了解华侨华人对出版物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指导出版社策划更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

  大力发展出版新业态——融合出版

  融合出版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社仅靠传统出版,难以取得较大突破,目前各大出版社都在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和推动出版业创新发展。就中国华侨出版社来说,融合出版的发展有非常大的空间。比如将丰富的涉侨图书资源直接进行数字化升级,制作电子书和有声书;对内容进行筛选、梳理和重组,为读者制作小视频、线上课程、广播剧、影视剧、动漫等多元化产品;还可以跨界融合,采取“图书+文创”“图书+文旅”“图书+AR/VR”等多种形式,打造新的文化产品。

  此外,中国华侨出版社正在实施的“侨心书苑”工程也是一种拓展尝试,可以基于此,搭建线上的“侨心书苑”APP文化交流平台,为海内外的读者朋友提供各种线上服务,例如购买纸质图书、电子书、有声书、华文课程等,以及欣赏视频音频、艺术展览。此外,海内外的华人华侨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网络文学创作,打造华侨华人网络文学创作基地。这样立体搭建“侨心书苑”,使其不仅仅是纸质图书的推广宣传渠道,更是一个融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等于一体的多媒体宣传、文化传播平台。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出版“走出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发展史中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不断地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持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已成为新时代加强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的根本遵循。

  为此,中国华侨出版社将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研究和实践作为其出版发展的核心,不仅致力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更着力文化精髓的深入研究与推广。比如:

  策划出版更多拥有自主版权的原创图书,丰富版权输出的内容品类。围绕侨类主题出版、侨史出版、侨界人物传记、侨乡文化、海外华文文学、华文教育等产品线,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华侨华人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

  强化翻译质量,以确保国际读者直观领略中国之美。为此,从有着深厚学识基础的外籍人士或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华侨华人中遴选译者成为其图书出版的基础。

  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此促进海外市场品牌化经营,同时与海外出版机构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涉侨图书的国际化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4版:广告
   第0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0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0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报分析
   第1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报分析
   第1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1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报分析
   第1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1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2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2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2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商报·奥示数据
   第3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商报·奥示数据
   第3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报道
   第3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资讯
   第4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
   第43版:分销新视野/个性书店
   第4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6版:BK中国编客
   第47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4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0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51版:BK中国编客/专栏
   第5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5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58版:作家专访
   第5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6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66版:精品精荐
   第67版:业者论坛
   第6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70版:业者论坛
   第71版:精品精荐
   第7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
   第73版:中缝
   第74版:中缝
涉侨图书高质量出版浅析
古城改造的中国样本
广告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72涉侨图书高质量出版浅析 2024-06-1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