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形势下校对工作特点和转变

  关键词 校对 特点 转变

  ○杨 静(科学出版社)

  校对工作是图书出版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深耕和补充,是图书质量保障的重要防线。当前,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校对工作在图书出版中的价值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被加强了。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出版流程再造紧迫性的新形势,校对工作面临着新的特点和转变。

  新形势下校对工作面临的特点

  校对媒介呈现电子化特点

  校对媒介即校对工作的对象,也就是校样的形式,依赖于作者提交的稿件形式与图书编校流程的方式,分为纸质样与电子样。当前,除了少量的影印类图书外,作者提交的稿件大多都是电子稿件。针对不同的编校流程,校对媒介不同,如编校工作以作者提交的“齐清定”稿件为原稿,进行纸样的编辑加工及后续环节,那么校对的媒介即是纸质样,即以编辑发排稿件和校样为工作起点与对象,主要通过折校、整理、核红等多轮次地先消灭排版差错、再弥补编辑遗漏内容差错;相反,如果进行电子稿审读、编辑加工等,那么校对的媒介即是电子样,不再区分原稿和校样,主要通过比对、读校、技术整理等方式完成对稿件内容与体例规范的质量监督。随着数字化发展带来的阅读方式转变与图书编校流程再造,电子化稿件全流程运作成为一种趋势,校对工作要尽快适应电子化的校对模式。

  校对内容呈现学科交叉与专业细分共存的复杂性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得产业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规模集成与重组,不断推动着新技术迭代更新。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兴学科领域出现,很多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和专业细分两极化特点。人文社会科学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不断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融合到相关研究中,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维度,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其成果也呈现出与理工科成果相类似的特点。与以上相对应,相关图书的校对工作便呈现出多学科交叉与专业细分共存的复杂性特点。

  校对效率呈现精准化、高效化特点

  随着科技革命带来的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以及科学研究的交叉化、细分化等特征对图书出版业的巨大影响,校对工作也随之发生变革。基于科研成果所具有的信息面宽、数据量大、内容繁杂、专业性强等特点,为提升编校质量,当前出现了黑马、方正审校和讯飞智能审校、蜜度校对通等具有检校政治敏感性、逻辑体例、内容相似性、数据运算、字词符号、易错词等功能的系列审校工具,极大地提升了校对效率,减少和降低了低价值、重复性劳动,使校对效率呈现出精准化、高效化的发展态势。

  新形势下校对工作面临的转变

  校对形式由纸质校对向电子化校对转变

  校对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由古代的校雠、校勘演变发展而来,在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职能是通过纠正校样差错将图书负载的信息完整、严谨地呈现。历史上,图书校对形式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物校对的阶段,时间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出现之前;第二阶段是以纸质校对为主、电子校对为辅的阶段,时间自20世纪80年代至当前;第三个阶段是以电子化校对发展、纸质校对逐渐衰退的阶段,从当前阶段开始。

  随着科技革命带来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转变以及新出版形势下图书出版编校流程再造,图书出版工作流程转变为以电子化流转为主的特征,加之电子化校对与传统纸质校对相比具有流程优化、查找便捷、质量把控全面、效率高等优势,校对形式将逐渐由传统的纸质校对向电子化的校对转变。

  校对功能由校异同向校是非转变

  校对工作是图书质量保障机制的一道重要防线,其基本功能是校异同和校是非。校异同,是指将校样与原稿比对,通过折校发现两者异同,监控排版差错;校是非,是指针对作者写作或编辑工作过程中遗漏的内容差错,即通过逐字逐句通读进而发现更多是非问题,最终将一切错误尽可能消灭在印刷之前。数字化时代,电子化稿件带来原稿和校样合而为一、不再区分,使传统校对的校异同失去存在基础、意义弱化,校是非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主要通过通读的读校形式分辨更多的是非问题,从而满足以校是非为目的,达到对内容质量的全面监督把控。

  校对人员专业素养由普适性向专业性转变

  基于不同学科图书研究内容呈现出的多学科交叉与专业细分的复杂性特点,对校对人员的知识面及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校对工作中校对人员具备的纠正语言规范错误、错别字、统一对应性、常识性等方面问题的普适性能力已不能适应当前校对内容需求的要求,还要具备对相应学科的政治性、导向性、科学性、思想性等方面的专业性把关能力。由此,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和提升专业校对人员同对口校样的专业化匹配程度;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提升专业能力的常态化学习和培养机制,同时还要加强校对同编辑、质检部门的协同,立足于未来校对人员作为初级质检人员的目标定位。

  校对方式由以人为主向“人+AI”智能化校对模式转变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出版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校对工作作为图书出版流程中的必要环节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校对效率和质量,积极践行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校对工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克服以人工校对为主的校对模式存在的效率低、精准度不够、查找不便捷、重复性劳动等不足,依托AI智能化赋能,高效化、精准化地提高校对质量。

  当前处于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与高速传播、数据化与智能化决策等为校对工作提供了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的手段,大量的数据信息及模型开发工具被用于校对政治性、常识性等方面问题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对智能化。但是由于流程及专业局限性,信息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深度都有限,并不能完全满足校对业务对专业细分领域的需要,数据的数字化也难以做到与业务进展同步,仍然需要结合不同学科进行细分领域的专业化的智能校对模块建设并集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智能校对平台。相信不久的将来,“人+AI”智能化校对模式必将极大地提升校对工作生产力,助力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4版:广告
   第0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0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度报告
   第0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0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报分析
   第1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报分析
   第1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1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年报分析
   第1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1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1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1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中外交流
   第2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2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2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2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商报·奥示数据
   第3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商报·奥示数据
   第3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3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出版报道
   第3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资讯
   第4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传媒新媒
   第43版:分销新视野/个性书店
   第4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6版:BK中国编客
   第47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4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4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0版:BK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51版:BK中国编客/专栏
   第5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5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6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57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58版:作家专访
   第5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0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1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3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64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65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优案推介
   第66版:精品精荐
   第67版:业者论坛
   第68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69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广告
   第70版:业者论坛
   第71版:精品精荐
   第72版:2024BIBF·海外馆藏影响力特刊/综合
   第73版:中缝
   第74版:中缝
一部具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散文集
新形势下校对工作特点和转变
刘敦桢与苏州园林的不解之缘
生命如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精品精荐66新形势下校对工作特点和转变 2024-06-1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