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跨学科教育 科普桥梁书 STEAM
○王婷婷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单一学科知识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STEAM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科间的知识融合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超有趣的STEAM科学”系列书籍,以其独特的跨学科教育理念和创新的科普方式,为儿童科普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儿童全面了解科学世界。
该系列书籍由国际安徒生最佳科普图书奖得主,意大利国宝级少儿科普作家、插画家、自然科学家、旅行家和剧作家卢卡·诺维利,专门为6~12岁儿童打造。一共12个分册,涵盖时间、数字、地球、未来、微粒和机器人等六大主题,将天文、地理、数学等12门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知识网络体系,真正锻炼儿童的科学思维,奠定学科优势。
第一, 六大主题,横跨12大学科,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体系。传统分学科学习中,各门学科知识条块分割,互不干涉。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也相对独立,缺少系统的融合互通,最终影响儿童对问题的综合思考和协调处理。现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一的学科和思维方法所能胜任的,只有通过多种学科高度融合和多种方法联合运用,才有可能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跨学科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而跨学科教育是提升跨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
“超有趣的STEAM科学”系列打破了传统分学科学习中知识相互独立的现状,让儿童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体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在书中探索问题的答案。比如“0是所有数字的开端,究竟是无处不在,还是不存在的呢?”“如果地球的历史用一条直尺来表示,那么人类的出现则是在最后几厘米的刻度处吗?”“未来到底有什么?太空电梯?火星旅行?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呢”……当卢卡·诺维利的生花妙笔插上想象的翅膀,引领我们飞掠一个个科学发现和创造发明的奇异现场,见识古今人类的非凡思维和智慧灵光,我们将收获什么呢?
第二,认识世界上各个领域最聪明的科学家,培养科学兴趣。该书从儿童视角出发,介绍了各个领域最聪明的科学家,不仅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还能感受科学家的独特魅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从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世纪伟人”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时间是相对的,穿越时空可能是真的; “近代物理学之父”牛顿让我们知道了由一个苹果砸出来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全能天才”达·芬奇充分把数学原理巧妙地与绘画融合在了一起,用黄金分割比率造就了蒙娜丽莎的美; “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除了我思故我在的认识论哲学外,还创立了笛卡尔坐标系,为17世纪以后数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微生物学之父”列文虎克用自己磨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人类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细菌,是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第三,了解不同时期的科学发展进程和伟大发现,开阔眼界和思维。在这个奇妙无比、妙趣横生的科学世界里,该书通过趣味的漫画插图,用第一人称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万事万物,把不同时期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一一呈现出来,让儿童听得懂学得进去,轻轻松松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开阔眼界。每本书的后面还附有“出场角色注解”——名词解释,帮助儿童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前面文中出现的知识点。
正如中国国家版本馆副馆长、儿童阅读推广人王志庚所说,这是一套科学兴趣的启蒙书,也是一套科学思维的训练书,随着亲子共读和知识探究,孩子们终将获得那把登陆科学殿堂的钥匙。
相信通过STEAM跨学科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形成多元化思维,拥有第一流的科学家所具备的研究素质和科学研究方法,还能由此奠定各个学科基础,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