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9月20日由中华书局主办,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联合承办的“古籍数字化创新论坛”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出席论坛。
中华书局执行董事肖启明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书局从2003年开始古籍数字化的探索,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古籍数字化项目,深切体会到数字化在古籍保护与传承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2015年成立古联公司,中华书局正式走向了专业化的古籍数字化道路。中华书局作为出版机构,一方面与出版同行紧密合作,出版优质的古籍数字化产品;另一方面重视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实现,重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一同推动古籍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本次论坛旨在推动新时代古籍数字化工作高质量创新性发展,与会嘉宾围绕“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就加强古籍智能整理出版、古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作了专题演讲。
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认为,古籍数字化的挑战主要存在于四方面。一是提升古籍数字化的质量,降低其成本;二是古籍整理出版成果现在还不足以满足数字化的要求;三是资源聚合能力有待提升;四是产品需求有待创新。
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中心副主任夏生平表示,藏经洞文化是一部鲜活的古代民族文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深度学习,可以把藏经洞的文献数字化,将其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进行数据关联,为人文学科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社长葛艳聪介绍道,国图的古籍数字化历程比较早,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开始尝试做古籍数字化工作。如今,国图的数字化出版大概分为三类:一是相同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也就是把纸本出版内容电子化;二是纸质求精,数字求全;三是纸质为本,数据延伸。
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徐雷介绍道,古籍知识分为本体性与非本体性两大类。本体性是与古籍最原始的、本质相关的知识;非本体性是与古籍实践工作相关的内容。古籍知识库是扫描影印原始古籍并上传到一个平台后,用户可以检索,可以看到原始古籍的数字化版本。古籍标准是协同性的问题,关于古籍知识标准性的问题,目前非常缺乏。
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古籍项目负责人王宇表示,抖音设立了古籍保护专项基金,与国家图书馆、故宫开展古籍修复方面的合作。该公司致力修复珍贵古籍,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这一举措得到国家图书馆的智力和人力支持。该公司在寻找古籍守护人活动中,充分发动平台创作者的力量,约有7万创作者积极响应,视频播放量达20亿次。
论坛上,中华书局还举办了籍合学院古籍整理人才培养教师代表及优秀学员代表证书颁发仪式。(聂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