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延安时期 江苏籍 文艺工作者
○马 晴
《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是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教授的一部新作,“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顾名思义该书主题是聚焦延安时期江苏籍文艺工作者。陈军教授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习期间阅读到不少江苏人的事迹,出于文艺学学者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坐拥书城查找史料的便利,于是萌生了搜集整理延安时期文艺战线上的江苏人的念头。经过一年多的搜集、整理与考订汇编,《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一书面世。该书搜罗整理出65位延安时期江苏文艺人,涵括歌剧、摄影、文学、电影、油画、版画、木刻、音乐、广播电视、舞蹈、漫画、新闻记者、图书、编剧、出版装帧等众多文艺领域。
该书极大丰富和扩展了江苏红色资源的内涵、外延以及表现形式。“红色资源”指具有象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意义的系列资源,一提到“红色资源”,人们往往联想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但“红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应仅限于此,从内涵上看,红色资源应包括革命人物的故事和革命精神。在《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江苏文艺人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理想,少小离家,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克服种种困难,奔赴延安的大无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这些江苏文艺人迅速成长,创作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激励鼓舞人们的斗志。
从外延上看,一省的“红色资源”不应仅限于本省范围内,还包括在本省成长然后对其他地区乃至全国产生影响的红色资源。正如该书中介绍的江苏文艺人,他们曾经在江苏生长,但所作的贡献、革命精神的影响不限于江苏本土,很多人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著作,如王莘创作的歌曲《歌唱祖国》已成为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称。
革命人物的故事和精神是红色资源的核心和根本,一些革命故事以物件的形式保存在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还有一些形而上的故事无法通过纪念场所保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其他的表现形式,如通过书籍整理的方式保存。在人们印象中,红色资源一般以历史纪念场所等形式展现出来,但《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一书的出现提醒我们红色资源可以采用书籍整理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讲好革命人物事迹、宣传好革命精神,因此仍有许多红色资源有待整理和研究。
该书为我们系统展示了时代环境对文艺工作者的影响,作为革命圣地的延安如何成为文艺工作者成长的“沃土”。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创作原则,我们发现江苏籍文艺工作者到延安后的创作中都坚持了“为人民的文艺”这一根本方向。在延安时期江苏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创作出真正反映现实生活、体现人民诉求的优秀作品,显现出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指向性。《团结就是力量》是影响一代代人的歌曲,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这首由江苏徐州人牧虹作词、卢肃作曲的歌曲,诞生背景是庆祝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和县参议会选举胜利。作曲家马可原是河南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1939年受冼星海的鼓励和引导,马可等一批爱国青年冲破国民党重重封锁,来到延安,成为鲁艺音乐系的学员。在延安期间,他为歌曲《白毛女》谱曲,创作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南泥湾》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而当时的马可还不到而立之年,只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马可在日记中提到《白毛女》的配曲工作挑战很大,没有什么作品可以借鉴,但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不断修改,努力尝试,不轻易放弃,最终赢得巨大反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政治生活、社会思想、文艺风尚和审美心理,而文艺作品则受时代精神的影响,在优秀的文艺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感情和社会心理。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新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早年醉心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诗意偏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卞之琳于1938年到1939年前往延安和晋东南地区考察,这段经历对其人生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延安行之前,卞之琳已经搁笔一年半,延安之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内容、转变了创作风格,因此有学者认为“正是在延安真正体验了时代的脉动和抗战的力量后,卞之琳才对文体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在“为人民的文艺”这一创作标准的指引下,江苏籍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批耳熟能详、传播久远的作品,说明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该书在正文前以引言的方式对延安时期的时代环境作了详细介绍,有助读者了解江苏籍文艺工作者奔赴延安的历史背景,其中鲁迅艺术学院创办的经历对读者了解延安时期的文艺思想以及对文艺工作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鲁迅艺术学院发表即兴演讲,提出“艺术作品要有内容,要适合时代的要求、大众的要求”,这一观点无疑对包括江苏籍文艺工作者在内的文艺战士一生的创作都具有重大影响。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即研究和评论古人著作要了解其时代和生平。法国美术史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即是对上述指示的积极贯彻,编者带着温情与敬意,客观真实地整理延安时期江苏籍文艺工作者生活、学习、工作的史料,对研究红色江苏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研究延安时期江苏文艺人一部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