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季
碳中和目标下先进低碳技术创新与竞争将重塑世界格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实现深度脱碳并不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先进低碳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将是未来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前沿和热点。
全球正在兴起加速低碳转型的热潮,世界各国都争相积极投入并部署先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日本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储存和运输、氢能发电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都具有优势,美国也计划在氢能、储能和先进核能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欧盟和英国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提出各自的“净零排放”目标。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积极的新气候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碳达峰,正在努力向“碳中和”目标转型。尽管发达国家碳达峰的发展历程并没有过多地受到全球气候变暖严峻形势的制约,但其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和参考。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已经全面建立起温室气体减排的管理能力,其提出的“净零排放”目标和实施路径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发展中国家参考和借鉴。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依托高校学术资源,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近年来把主题出版、原创精品出版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主动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策划出版了众多内容精深、制作精良的优秀图书,多种图书入选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和“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尤其在策划出版低碳经济专业图书方面未雨绸缪,自2012年开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低碳智库译丛”,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该译丛目前已经出版近20种书,译丛由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发起并担任译丛主编,邀请国内低碳领域权威专家作为编委和译者,遴选引进了以斯特恩、格拉布为代表的全球低碳经济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如《尚待何时?——应对气候变化的逻辑、紧迫性和前景》《星球经济学:气候、气候变化与气候政策经济分析》,对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低碳产业和碳市场,既有全景式概览,也有专业深度解析,研究领域涵盖促进低碳发展的财政政策、能源、投资、技术、碳市场,如《碳市场计量经济学分析》《缓解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正确设定能源价格》《气候经济学》《能源补贴改革》《节能与排放量交易的经济分析》《电力转型》等,是低碳发展的政策决策者、研究者、实践者的重要参考书,对于推进我国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学术价值。
“低碳智库译丛”自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3月17日,《尚待何时?——应对气候变化的逻辑、紧迫性和前景》的新书发布在清华大学举行。2017年7月19日,《星球经济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国内气候治理领域智库、高校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代表70多人共聚一堂,围绕气候治理相关议题和与会专家展开热烈讨论。2019年9月2日,《欧盟建立繁荣、现代、具有竞争力和气候中性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愿景报告》中译本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同时,《编辑学刊》《出版发行研究》《财经问题研究》《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媒体对译丛众多图书进行了报道。
国内低碳发展如火如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导向,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在此背景下,2021年6月22日,“碳达峰与碳中和丛书”正式启动。丛书编委在清华大学召开第一次选题论证会。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何建坤教授,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以及来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知名学者和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碳达峰与碳中和丛书”从多个视角向读者分享低碳知识,既有发达国家“净零排放” 的战略、路径和政策,如2021年出版的《净零排放:英国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欧盟建立繁荣、现代、具有竞争力和气候中性的经济长期发展战略愿景报告》《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成功实践》《氢能工程:日本视角》,也有国内低碳发展的优秀案例和宝贵经验,如2022年3月出版的《城市群碳达峰与协同治理研究》《绿色低碳转型若干重要问题研究》,还有各领域各行业的积极做法,如即将出版的《全球能源-粮食-水的系统治理与综合应用》《案例城市碳达峰情景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和企业ESG发展》《面向碳中和的低碳城市规划》。希望该丛书能促进我们在低碳实践方面的思考和行动,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从“低碳智库译丛”到“碳达峰与碳中和丛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紧跟时代主旋律,10年来出版了近30种绿色低碳领域集思想价值、学术价值、知识普及于一体的高端学术著作。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以能源经济学和气候经济学理论创新来引导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在全球低碳发展潮流中占据优势。各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下实现包容式发展,都需要发展和采用各具特色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方法学,进行战略研究、政策设计和效果评估,为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支撑。“低碳智库译丛”“碳达峰与碳中和丛书”为学习比较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途径,有利于促进我国自主研发相应的理论框架、模型体系和分析方法学,在国际学术前沿占据一席之地,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