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子美食 天文 极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中江
生活·科普类(10种)
随着“十一”长假结束,2024年度的法定假期已经休完,打工人要蓄力过好第四季度。获取能量首先来自吃,无论是史前的巨兽,还是古时的丝绸之路,抑或是当下的《风味人间》,人们对美食的讨论从未休止。上天入地、极地探险,或者是内心的种种波澜,本期都有相关图书推荐。
生活类(5种)
《这就是心理学》钱铭怡、许燕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7月版/69.00元
ISBN:9787111754398
该书选取心理学发展史中极具开创性和人们需要了解的10位大师——弗洛伊德、科胡特、霍尼、罗杰斯、麦克利兰、贝克、米纽庆、卡巴金、格根、海斯,带人回到正统心理学理论现场。通过该书,将学习到4大心理学知识框架:心理学流派和发展、时代背景和大师生平、重要观点和经典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书中有10位心理学家,10种看待自我、他人和世界的视角。阅读该书,可以学习科学系统的心理学知识,构建科学心理学的素养和底层逻辑。
《通往青藏高原的道路》墨白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9月版/69.00元
ISBN:9787555916048
该书是一部散文合集,包括三篇长散文和一部纪录片脚本。其中《洛克的目光》记述的是从云南赴青藏高原的旅程。《天果洛、地果洛》写的是自青海入青藏高原。风景、地貌、人物、生态、生活方式,尽皆被摄入笔端。《音乐唤醒的旅程》是在从四川前往青藏高原的路程的记录。《三江源的野生动物》是一部纪录片脚本,用镜头语言塑造了一位热爱摄影,热爱、珍惜高原的“安多藏区的康巴汉子”。
《写给吃货的分子美食学》云无心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9月版/68.00元
ISBN:9787523609323
该书以分子美食学的视角,呈现在纪录片《风味人间》中出现的豆腐、火腿、海鲜、香肠等美食的制作技艺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在一段风物之旅中介绍广西、江苏、贵州、云南等地美食的原料和做法,以及这些美食同当地文化、物产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探索生活中常见美食的起源和演变,洞察美食对人们的深远影响。
《一生之敌》[美]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著 赵硕硕译 果麦文化策划/上海文化出版社2024年7月版/49.80元
ISBN:9787553530215
作为一个曾跌入谷底的过来人,作者普莱斯菲尔德以其毕生的经验,为人们总结了造成很多困境的根源——内阻力,并指出这位敌人是过上另一种人生面临的最大挑战,而战胜它的方法是付诸行动,成为职业选手。该书为每一个人而写,尤其是创作者,创业者,拖延症患者,浪费天赋、缺乏行动力、犹豫不决的人群,作者在给出一记响亮耳光的同时,也给予了无比慷慨真诚的鼓励。
《这个哲学家救了我:爱比克泰德的人生哲学》[意] 马西莫·匹格里奇著 向朝明译 青豆书坊策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4年9月版/49.80元
ISBN:9787552044706
该书通过深入解读斯多葛哲学大师爱比克泰德的经典著作《手册》,为人们呈现了该如何应对现代生活的挑战,为人们带来新的思考方式,不纠结,不内耗。该书讲述适合普通人体质的轻哲学,通过53则斯多葛信条,解答人们该如何面对求职、焦虑、精神内耗、投资、人生抉择等问题,帮助人们获得情绪自控力、现实适应力、逆境复原力、精准判断力、理性思考力、强大稳定的精神内核这六大关键能力。
科普类(5种)
《丝路食语:从丝绸之路走来的食材》徐龙著/商务印书馆2024年7月版/129.00元
ISBN:9787100239172
该书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以“史前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列举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161种食材,考察了其历史起源、传入时间和路径、接受程度,以及在现今餐饮业中的使用方式。该书在呈现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辅以作者在餐饮工作中的逸闻趣事、各地特色美食介绍,以及精美的植物手绘图,为读者呈现了饱满立体的美食形象,既能激起人们对美食的遐想,又能循着历史与科学,重构出独特的饮食文化世界。
《通天:中国传统天学史》江晓原著/中华书局2024年8月版/88.00元
ISBN:9787101166590
该书集作者40余年研究之功,从天学的哲学基础、运作模式,以及天学与政治、星象、历法的关系和中外交流等方向,全方位展示传统天学的内容、意义与社会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天学史的学术大众化之作。江晓原教授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的创建人。
《史前生物你吃啥:恐龙时代的美食盛宴》蔡沁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9月版/78.00元
ISBN:9787571030353
该书是一本以恐龙饮食为主题的科普读物。作者通过严谨科学的专业知识、丰富而精美的插图和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语言,带人走进史前恐龙的世界,探索恐龙饮食的秘密。该书另辟蹊径,角度独特,主要讲述了与恐龙饮食相关的知识,包括恐龙爱吃什么、恐龙怎么进食、古生物学家如何研究恐龙饮食等内容。通过阅读该书,可以让人了解到恐龙的食物种类和饮食习性,以及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还可以充分地了解到现代古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应用。
《借地而生:写给地球人的土壤生命史》[法] 马克-安德烈·瑟罗斯著 [法]阿诺·拉法林绘 刘成富、章赟菡、徐晨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年7月版/128.00元
ISBN:9787571439071
土壤是世界的起源,它支撑、滋养并保护着世界。作者马克-安德烈·瑟罗斯在书中带领人们在土壤的组成成分和丰富的生命形式之间展开一次壮丽的地下之旅,以诙谐幽默的文笔,结合妙趣横生的漫画插图,介绍了被人类踩在脚下的土壤,以及鲜为人知的地下世界,让人们重新建立起与自然世界失去的联系。最后,他乐观地展望了如何将优质的土壤传给后代。
《极地探险简史》[英]尼克·雷尼森著 曲枫主编 王丽英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年9月版/49.80元
ISBN:9787559487254
该书带领人们走进冰雪覆盖的世界,回顾五百年来的探险故事。告诉人们,是哪位英勇无畏的探险家力排众议,第一个抵达北极点;又是哪位航海家赴险如夷,克服重重阻碍征服南极点;从北极到南极,何时开始出现人类的脚印;他们做了怎样的准备,又付出何种代价,去寻找心中的海上航道。通往极地荒原的路途,危机四伏;踏上极地征程的勇士,命途未卜……时至今日,一代又一代探险家们前赴后继,探索极寒之地,丰富并改写着人类对地球母亲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