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9月26日~27日,首届中国-东盟知识服务创新与国际交流发展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出版业知识服务大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大会以“AI时代出版业的数字创新与国际服务”为主题,围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出版业数字创新和知识服务等方向的现状与未来路径,聚焦中国-东盟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与交流,共同探讨数字内容出海、版权贸易和人工智能等前沿话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晓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出席大会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汤文辉主持。
本次大会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和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200余位出版界人士、学者以及文化交流使者参会。
魏玉山在致辞中指出,出版业知识服务出海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出版机构实现品牌价值的重要尝试。面对挑战,出版企业需要结合资源特色与全球视野,提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王晓华在致辞中,就深化数字出版领域合作提出三点建议,包括推动文化与科技在出版领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服务品牌和产品、共同推动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等。
在主论坛主旨发言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董毅敏、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敖然等先后发言。大会主论坛还见证了中国-东盟大学出版联盟成立仪式、《近镜头》版权输出签约仪式、新闻出版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优秀案例揭晓及证书颁发仪式等多个交流活动。
大会同期发布《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知识服务的影响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研究国内外大模型的发展情况、在出版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情况,对我国出版业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模型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快数字资源入库、警惕AIGC风险等。
又讯 首届中国-东盟知识服务创新与国际交流发展大会期间,人工智能赋能知识服务主题论坛暨中国音数协知识服务工委2024年年会召开。董毅敏,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张传静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印刷学院、中国国家版本馆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主题分享,探讨人工智能赋能出版业知识服务、版权保护与运营中的应用与挑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标准化研究所所长、中国音数协知识服务工委秘书长刘颖丽作了中国音数协知识服务工委年度工作汇报。论坛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副主任王扬和中国音数协知识服务工委主任委员、山东大学教授张立主持。
大会现场设有多项技术展示活动,展出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多个新闻出版单位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优秀案例,与会者通过现场体验,深刻感受到AI技术在出版业各环节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聂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