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院地联动,共筑“大思政”课堂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模式探索与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
张 贤 陈紫雯 徐鸿飞 高欢欢 童明明
在“大思政”背景下开展了以建党百年、建团百年、五四青年节3个主题为主体的红色阅读推广系列活动。适逢建党和建团百年,金陵科技学院图书馆成立“金科学子专访百名基层党员”实践团和“团史故事听我讲”社会实践团,让大学生们在亲身实践 “大思政课”中,边实践、边阅读、边总结、边提高。
同时,外联借力,融汇创新,建立图书馆和二级学院、公共图书馆、基层社区密切配合的内外联动运行机制,构建红色资源共同体。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着力将传统的阅读推广模式转化为形式灵活、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特色活动。把阅读推广融入大思政课,也用思政元素点亮阅读推广,把阅读推广活动进一步发展为范围覆盖更广、影响更为深刻的“思政大课堂”。
“对话中华经典 感受古典之美”系列阅读推广活动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
孙金娟 顾国梅 成永娟 张莉莉 李晓艳
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以“对话中华经典 感受古典之美”为主题,开展“子川桥畔读经典”“三代同堂学经典”“知识竞赛逐经典”“寒假征文悟经典”“江南文化绎经典”“悦读手账绘经典”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以传统纸质书籍阅读为主,辅助以音频、视频、舞台呈现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阅读模式,将传统经典置于现代文明中解析、领悟并再演绎。
建立了读、听、看、演等相结合的全媒体阅读模式,搭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成果展示与交互平台,实现了从个体阅读到群体阅读的增值效应,打造了多个阅读品牌,搭建了经典阅读平台,获得了多项阅读推广荣誉,培养了一批经典阅读骨干团队,取得了多项教科研成果。
沐浴经典书香 涵育时代新人
扬州大学第23届读书节“经典阅读”系列活动
扬州大学图书馆
侯三军 王汉林 易美 佘志虹 骆凡 程志刚 方勇 吴秀娟
扬州大学图书馆利用第23届读书节的契机,深入开展“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历时3个月。活动由图书馆牵头,联合教务处、研工部、学工部(处)、校工会、校团委以及相关学院共同举办,围绕“沐浴经典书香 涵育时代新人”主题,开展了近20项系列活动。本次阅读内容以经典为主,通过“阅”“写”“展”“赏”“听”“诵”“创”“悟”等多种模式,经典得以多元化、立体式地活化。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参与式”体验,让阅读呈现出线上线下参与式、互动式和共享式的新局面。通过此次活动,广大师生从经典阅读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努力当好扬大文化的最美“代言人”、当好中华文明的坚定“传承人”。
“崇廉尚美 校史共读”主题阅读活动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
陈 亮 连朝曦 夏媛媛 张红霞 赵歆璐 施丽佳
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向南京艺术学院110周年校庆献礼,图书馆联合学校纪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共同举办了“崇廉尚美 校史共读”主题阅读活动,此次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师生可围绕“崇廉尚美”,阅读“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等,撰写阅读心得,也可围绕“校史共读”,阅读“110位校史人物”的相关事迹或阅读“110种校友著作”,撰写阅读心得。从文献资料、报刊文章等各类资源发现有价值的人物信息,从社会历史背景、人物成长、重大事件等角度进行知识拓展,通过阅读相关史实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人物事迹、历史事件等,了解校史人物生平事迹,感受他们的成长历程,挖掘他们在学校办学历程中的点滴趣事,了解在学校110年办学历史中校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层次研究、揭示、展示、传播校史文化。图书馆在馆藏图书数字化平台提供相关图书的电子版供大家阅读。活动获奖作品,在馆刊《一品阅读》编选“崇廉尚美”和“校史共读”2期专辑,获得广大师生的广泛好评。
苏州大学图书馆“行走的阅读”
苏州大学图书馆
钱万里 丁 瑶 孟良荣 高 飞 马俊芬 秦丽雅
“行走的阅读”,是苏州大学图书馆自2019年推出的一项面向全校师生读者的以专题讲座(引)+实地行走/现场体验(领)+图书推荐(阅)+读书分享(悟)相结合的创新型沉浸式阅读推广活动。
层层递进传承地域文化。项目基于“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苏州,依托苏式园林、昆曲、评弹等特色文化,层层递进向读者传播苏州文化遗产、吴地文化技艺、江南民俗知识、江南文化审美。
整合优势连接多方资源。项目整合苏州文化魅力、苏大学术资源优势、年轻学子力量优势,助力文化传承。
创新地域文化传播途径。项目改变书本等传统纸质媒介传播,通过阅读+行走,引导读者走进苏州风光,爱上江南文化,最终让读者由江南文化的接受者转变为江南文化的传播者。
丰盈读者大学生活。本阅读项目,为大学生读者创造“在行走中审美,在行走中疗愈,在行走中学习”的多重体验,让苏州的人文魅力和江南文化底蕴丰富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
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
东南大学图书馆新生开放日
东南大学图书馆
李瑞瑞 李爱国 卢欣宇 徐晓艳 杨映雪 李至楠 洪 诚
“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新生开放日”是东南大学图书馆针对新生举办的全新形式的入馆教育活动。活动将图书馆多样化的实体资源,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整合为“越·穿越时光的图书馆”“阅·解锁图书馆通关秘籍”“约·与第一本书的约会”“悦·SEUer专属盲盒向你发射”等4个游戏集章环节,以沉浸式体验加深新生对图书馆的印象,引导新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爱上图书馆,进而达到“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目的。活动共吸引了3511名2021级新生参与,占东南大学新生总人数的87.78%;活动后经测评,总体好评度达100%。
“阅游南京”菜单式阅读推广服务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林晓青 钱 军 周 婷 颜世伟 薛 娟 乔 诚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成立了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阅游南京”阅读推广项目团队。图书馆在深入了解理工科师生,以及留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南京地方文化特殊的阅读推广价值,采用菜单式的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合理设计阅游线路和阅读书目,配套开展系列活动,打造以图书馆为中心的馆院合作模式,将阅读推广服务深入到院系,按“线上导读+专家品读+线下走访+交流互动+反馈机制+线路优化”的思路进行了精心的模块化设计,将“共读”与“延伸阅读”有机结合,初步构建了图书馆与院系的联动机制,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加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图书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通过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阅读活动,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精准服务力度,逐渐探索出一条以理工为主型高校阅读推广模式,逐步实现图书馆由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向提供阅读推广服务的转型。
百年树人·百年师大·百所小小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徐 楠 管红星 徐 洁 任志刚 陈智瑜
为进一步加强阅读引领,扩大全民阅读覆盖面,以书香中国建设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发扬南京师范大学百廿厚生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脉,图书馆在立足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的同时,积极破壁,开展“百年树人·百年师大·百所小小图书馆”阅读推广,让优势资源走出校园,为人民服务,为当代青少年学习成长服务。“百所小小图书馆”阅读推广计划以图书馆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专业资源建设强项和名师专家图书推荐的服务特色,全方位考量优质文献资源,挖掘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经典图书;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开展“小小敬文讲坛”及“教授进小学校园”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以阅读为起点,培养孩子对知识听、说、读、写的热爱和持续性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成长路上把“四个自信”作为信念之核、力量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让孩子从小树立“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远大目标和责任心。
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
南京大学图书馆
李 丹 时文甲 周 艳 李轶伦 杨 括 陈 婧 张百慧 袁美惠
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第一批入选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所藏古籍文献占全省高校的44%,这些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见证者。同时,南大图书馆又是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具备雄厚的专业科研力量。
我们开设的“传统印刷装帧体验与文化传承”课程,是一门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践的宣传推广课程,目的是在南京大学校园内宣传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理论课程讲解和一系列与中国书籍生产、印刷、装帧相关的实践操作活动。理论与实践课程均由图书馆古籍保护与活化实验室工作人员承担,教师不仅理论知识完备,还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课程以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为主线,以版本分类、版式概念、装帧形式等理论学习为基础,向学生讲授中华古籍的发展演变与制作过程,讲授古籍中蕴含的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并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方法。实践活动包括走近古籍、手工造纸、瓦当捶拓、碑帖临摹、版画印制、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彩笺制作、线装书制作、文化考察等。
创新模式 赋能阅读
南京农大“您选书,图书馆买单”的NAU运营之道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
郭忠兴 张 勇 罗宇辉 童云娟 丁 青 任化梅 侯梅利 唐惠燕
高校阅读推广的关键是赋能读者。“您选书,图书馆买单”基于“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的理念,通过攻克技术难关,优化运营模式,赋予了读者资源采购权,激发了读者参与图书采访的动力,激活了读者自主研学修习的潜力。此外,此举还推动了馆藏资源结构优化、提高了馆藏资源利用效率,也减轻了馆员的采购工作压力,坚定了馆员构建“用户友好型”图书馆的信心。在高校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该服务系统采用可靠的技术框架,整合相关业务系统的采访模块、读者借阅模块,与馆配商供应链进行数据互换;支持多馆配商接入,形成统一的书目展示平台,实现读者无感检索下单;提供借购、荐购两种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采购模式,精准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需求。
运行半年来,已有注册用户1583名,共借购图书1774种、2478册,其中,线上借购740册、线下现场借购173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