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业者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基于“三农”出版创新的实践探索
~~~—— 从《为孔子一辩》看张炜的儒学思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刘宏伟. 五育融合视域下作物实践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4-18(55).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育融合视域下作物实践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 基于“三农”出版创新的实践探索

  ■刘宏伟(中原农民出版社社长)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多元,“五育融合”理念应运而生,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物实践教育课程以作物为核心,紧密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为“五育融合”落地提供了可行途径。中原农民出版社凭借在“三农”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作物实践教育课程研发,探索教育与“三农”出版创新的融合。

  作物实践教育课程契合教育改革大势

  符合教育改革趋势。“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物实践教育课程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学生参与作物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既能学习植物学、生态学等知识,又能锻炼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为“五育融合”提供了具体课程实践范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作物实践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机会,对全面成长意义重大。德育上,学生照料作物培养责任感和耐心,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智育方面,课程涉及植物生长规律、农业技术等知识,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探索,提升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体育上,参与农事劳动锻炼体力和耐力,促进身体机能发展;美育上,作物生长的自然美、田园风光及农产品加工的创意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其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劳育上,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艰辛与快乐,掌握劳动技能,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实现五育并举、融合发展。推动“三农”出版创新升级。“三农”出版在服务农业发展、传承农耕文化等方面作用重大。作物实践教育课程开发为“三农”出版开辟新领域,丰富出版内容和形式。出版社从传统农业技术书籍出版,拓展到涵盖课程教材、实践手册、配套教具等多维度教育产品出版,实现出版业务创新拓展。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三农”出版能更好服务农业教育,借助教育市场需求推动自身转型升级,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农业知识传播和农业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支持。

  中原农民出版社课程开发实践

  秉持独特“五育融合”设计理念。中原农民出版社研发的《作物里的成长智慧》作物实践教育课程,以“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为主题,紧扣“五育融合”目标,以作物生产全过程为线索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注重挖掘作物共性和个性教育价值,以作物为教育媒介,引导学生多维度认识作物、理解生命、探索自然。如黄瓜课程,介绍黄瓜起源、生长习性、营养价值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植物学和生物学知识;种植实践环节让学生体验劳动,学习使用农具、掌握种植技术,培养劳动技能;深入挖掘黄瓜背后的文化内涵,如诗词、农谚俗语等,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构建丰富课程内容架构。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作物历史文化、种植栽培、贮藏加工、营养价值等方面。以《爱上黄瓜》课程为例,设置“一口清脆映古今”“黄瓜的栽培与成长”“黄瓜的贮藏和加工”“黄瓜的美味天地”“‘生命的律动’主题实践活动周”等单元。“一口清脆映古今”单元,让学生了解黄瓜起源、传播历史及名字由来,感受不同文明交流融合;“黄瓜的栽培与成长”单元详细介绍黄瓜形态特征、生长周期、育苗和栽培技术,让学生掌握种植技能;“黄瓜的贮藏和加工”单元教授采摘时机、贮藏方法和加工方式,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创新思维;“黄瓜的美味天地”单元探索黄瓜营养价值和多种食用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饮食;“‘生命的律动’主题实践活动周”通过种植实践成果展演、创意美食制作、商业企划等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凸显多元课程教育价值。课程以作物生产全程为鲜活场景与线索,“借作物讲成长”,挖掘作物共性与个性教育价值,构建具有“五育融合”鲜明特色的课程服务体系,被赞为“寻得新教育密码”。作物教育有显著共性与个性价值。共性价值体现在,是生命教育的自然课堂,学生观察作物生长领会生命规律与生态智慧,如“爱上葫芦”课程,学生历经葫芦生长全过程,构建相关辩证认知体系,生长周期融入多学科知识与微生态构建;是劳动教育的实践根基,学生参与作物种植管理收获培育劳动素养与工具智慧,在课程中学习农具原理并参与多项实践;还是五育融合的实施路径,课程活动促进各育发展。个性价值体现在,特定作物生物特性用于隐喻教育,助力学生理解自然生存策略与生活应对智慧;作物作为文化符号载体,解码其文化象征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培养文化认同感与价值观;作物教育可结合地域特色校本开发,如课程中的不同地域作物探究实践,让学生理解地域适应性,培养乡土情怀与产业意识。作物教育将共性与个性价值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体验与成长契机,助力学生理解生命规律与生态智慧,培育劳动素养与文化认同感,这种创新实践正在中国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生长出“知行合一”的硕果。采用多样课程实施方式。基于真实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利用校园农场、实践基地等场所,让学生全程参与作物种植。注重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组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我是小小企业家——黄瓜销售企划方案”活动,学生可运用数学、市场营销、美术等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调研、资料收集等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全面课程资源支持。为保障课程实施,中原农民出版社提供丰富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实践手册等纸质材料,开发配套教具、学具,如种子、肥料、农具模型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课程视频、动画演示、在线测试等资源。组织专家团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百校联盟计划强力推进

  百校联盟计划由出版社、新华书店、学校三方共建“资源+实践+服务”一体化平台。目标是服务100所实验校,协助建立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该计划依托各方优势,整合资源,为实践教育课程实施提供全方位保障。各方协同发力。出版社作为课程研发中枢,输出课程资源包,提供培训与出版服务。组织专业团队编写校本课程资源包并定期更新,为教师培训,开通校本课程出版绿色通道。新华书店作为区域服务枢纽,负责校际联动与专家对接,组织基地运营与活动。组织校际交流活动,搭建专家与学校对接平台,运营区域实践基地,策划实践活动。联盟学校作为课程实施主体,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开展教学实践并创新教学方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广成功经验,带动区域学校发展。核心模块支撑。百校联盟计划核心服务模块为课程提供多方面支持。基础课程套装中的“作物里的成长智慧”全学段材料箱及配套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教师教学;课程实施支持服务解决教学问题,优化课程内容。校本课程开发模块提供框架方案、开发指导、顾问团服务和出版通道,举办培训与交流活动,提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区域课程共建促进区域内学校合作研发普适性课程,实现课程共享与推广,通过评价反馈优化课程。实践空间建设涵盖主题教室与校园农场建设、运营管理和品牌运营,为实践教学提供优质场所。赛事引领体系设计九大类实践活动赛事,组织实施并展示推广成果,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百名专家智库为联盟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劳模工匠与科研团队入校、专家服务评价与反馈等机制,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年度成果盛会包括播种节与丰收节主题嘉年华,展示联盟学校教育成果,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与社会互动。专项经费保障为联盟各项工作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合理规划、严格监管和多元筹集,确保联盟服务可持续发展。

  课程实施成果丰硕与经验沉淀

  显著实施效果。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后,在知识技能方面,深入理解作物相关科学知识,掌握种植、加工等实用技能;思维能力方面,观察、分析、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情感态度方面,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对劳动的热爱,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如在“生命的律动”主题实践活动周中,学生在种植成果展演、商业企划活动、研学活动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学校教育特色凸显:课程为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提供支持,丰富课程体系,提升教育品质。许多学校以课程为依托,打造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品牌,形成独特校园文化。通过组织校园种植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吸引关注,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扩大:课程在推广应用中获得社会各界认可,不仅在学校应用,还受到家长和社会机构关注支持。农业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平台。课程经验为其他地区和学校开展类似教育提供借鉴,对推动全国教育改革和农业教育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宝贵经验总结。多方合作是关键:课程开发与实施离不开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学校、出版社等多方合作。中原农民出版社与河南省教育教研部门、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合作,整合资源,为课程提供专业理论支持、技术指导和实践保障。教育部门政策引导,科研机构提供研究成果和方法,学校提供实践场所和教学反馈,出版社负责课程设计、编写和推广,各方协同推动课程开展。实践导向是核心:课程以实践为核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课程设计围绕作物生产实际过程,设置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以致用。持续改进是动力:中原农民出版社积极收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反馈意见,不断修订完善课程内容和设计。通过持续改进,课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教学方法更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更显著。以反馈为依据的持续改进机制,为课程发展和优化提供动力支持。

  中原农民出版社研发的作物实践教育课程,在“五育融合”视域下积极探索实践,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三农”出版创新注入活力。未来需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师资培训,拓展实践场地与资源,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和实施,推动作物实践教育课程持续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三农”出版创新和农业教育发展开辟广阔前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代言人
   第0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代言人
   第0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1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集团
   第1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集团
   第2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公益宣传
   第2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专题
   第3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专题
   第3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3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奇迹童书
   第3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奇迹童书
   第3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3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资讯
   第3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第4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4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4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业者论坛
   第5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58版:分销新视野
   第5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世界出版
   第6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精品精荐
   第6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6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综合
   第66版:精品精荐
   第67版:精品精荐
   第6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69版:中缝
   第70版:中缝
五育融合视域下作物实践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孔子的归来与当代精神的重构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业者论坛55五育融合视域下作物实践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