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娜
每一个孩子,还有曾经是孩子的大人,都喜欢故事。
一个好故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太阳的被窝是云朵》的作者熊威,也曾是个喜欢故事的孩子。他读小学时,就喜欢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成冒险故事。等他慢慢长大,成为一位俊朗、温和且有才华的大男孩,依然痴迷于读故事、写故事。其梦想是养一只猫,写出像晒够阳光的被窝一样温暖蓬松的故事。悄悄告诉你,《太阳的被窝是云朵》是他的第一部长篇童话,这个故事读来是否真如被窝一样温暖蓬松?若它让你眼眶微热或嘴角上扬,快把这份感动传递给作者吧!
从一个爱写作的小学生到展露实力和潜力的年轻作家,要走长长的一段路。当年写下的故事,那些稚嫩的文字会不断发芽开花结果,为日后自觉的文学创作打下基础。作为读者的你,也要不断给自己创造爱上看故事、讲故事、写故事的机会,读到好故事心有所感,不妨写一写。你只要愿意走进故事,它就始终是你最体贴的倾听者、最忠实的陪伴者。
熊威曾与我分享过记录他创作历程的文字。他说,进入大学以后,最开始有意识地写作是为了纪念:“2019年生日那天,怀着对因病离世的哥哥的思念,我写了第一篇童话《造城堡的恐龙》,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上。”这番经历充分说明了故事的神奇力量:记录、纪念、滋养、抚慰、疗愈。
故事可以是想象力的肆意飞扬和满足,可以是脱离日常的细碎烦琐的纵情游戏和享受,可以是躲进心灵角落的安静而深入的自我对话,还可以是对自己生活和成长的回望。无论是你还是我,都可以用文字记录心情,讲述自己的故事。
有故事的日子,你会觉得格外的阳光灿烂,即使写作故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如你看到的这本《太阳的被窝是云朵》,它的写作可以追溯到5年前:“2020年年底,考研结束那天,我写下了《被窝大王》。这是‘被窝’第一次出现在我笔下。”此后,熊威陆续写了“被窝系列”童话:《世上最大的被窝》《被窝不是用来睡觉的》《赖床大王》《太阳也要盖被子》《月亮有只棉花被》……如何从“被窝”这个最普通、最日常的东西中发现惊奇与新意、神奇与好玩儿?这是一种挑战。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甚至试着写一写,挑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以“世上最大的被窝”为题试着写故事。这也是文字和故事的另一种力量:挑战自我,尝试所谓的不可能,发掘自身潜力。
从一个小故事开始,不断酝酿和生成,成为一个有意思的大故事,就是在这样和故事不断打交道、不断锤炼自己讲故事能力的过程中,熊威完成了《太阳的被窝是云朵》这部长篇童话。其实在这个书名之前,他还考虑过《世上最好的被窝该如何制作》,因为这部作品的内容是围绕“制作被窝”这一门老手艺展开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平凡日常中挖掘非凡创意,将弹棉花等传统工序幻化成书中想象飞扬的情节。故事中的小男孩听爷爷老熊讲述他小时候制作被窝的故事,而老熊也曾听外婆讲述制作被窝的故事。为什么要制作被窝?被窝到底如何制作?制作被窝的过程中,又会碰见怎样的奇遇?究竟什么样的被窝,才是世上最好的被窝?这些关于被窝的故事环环相扣,故事套故事,引人入胜。看完这个故事,你会对成长、亲情、勇气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亲爱的读者,从读一个好故事开始,勇敢地探索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吧。去发现,去寻找,去讲述,去写作,找到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的最后都有一个结尾。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我终于忍不住要说啦——为什么我知道这么多关于故事、关于作者的故事?因为我是一个喜欢阅读、沉迷故事、研究文学的大人。同时,我恰好是这部童话的作者熊威读研究生时的老师。你可知道,每一位老师也都喜欢讲述自己学生的故事呢!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