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林蔚
《书苗》是儿童文学作家王苗的一部新作,以一本有故事的古书为线索,写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爱书人的故事,勾连起一段长达百年的历史记忆。这部小说主题集中、情节曲折、人物丰满、语言流畅、细节丰富,许多方面均可圈可点,其中最出色、最令人赞赏的是小说在结构上的用心打磨。作者精心构建出一个丰富立体、层层推进、细节呼应的小说世界,给读者带来一场不断超越预期的阅读之旅。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把一本书比作一座山,《书苗》就是拥有重峦叠嶂的山脉,每一章就像是一座山峰,既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绵延不绝。第一章“买书”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引出小主人公“书苗”和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主角——殿本《诗经》影刻本;第二章《补书》引出了古籍修复师吴霏和杜爷爷,还有关于墨香斋的一段往事;接下来第三章“贩书”把读者带到了近百年之前的琉璃厂,墨香斋师徒四人苦心经营书店的故事动人心弦,既展示出一幅带有浓郁书香的风俗画,也交代了殿本《诗经》的来历;第四章“护书”的时空继续延展,墨香斋师徒与燕园师生在动荡时局中相互帮助,共克时艰,保护属于祖国的珍贵图书;第五章“书缘”和第六章“著书”像一场解密游戏,串联起与殿本《诗经》相关的很多人,当年的许多谜团慢慢被解开;最终在全篇尾声“书展”中,所有的记忆拼图都各归其位,故人重聚,落叶归根,一段跨越近百年的佳话迎来了圆满的结局。
整部小说读下来,不由为作品缜密的构思和精巧的结构所折服,小说在几万字的篇幅内构建出宏阔的时空格局,时间上跨度百年,空间上联通京津冀并且辐射全球,这是怎样的一种心胸与格局!小说情节围绕几代爱书人的故事展开,不同时期的故事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写得扎实饱满、扣人心弦。另外因为几个故事时代和局势的不同,每个章节的叙事风格也各不相同,当代的故事活泼灵动、充满温情;民国抗战时期的故事则慷慨激昂、婉转低回。整部作品如同多声部的交响乐,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解读空间,这在当代儿童小说中是不多见的。
《书苗》这部小说的结构精巧还体现在章节之间层层推进的设计。作者在每一章的结尾,都留下了一个若有若无的悬念,吸引着读者想要知道后面的故事,也带动着读者主动去思考和推测。小说章节之间的连接与转折往往出人意料,作者似乎永远在为读者制造惊喜,也永远会有一些令人想不到的好点子出现,这让阅读成为一种超越预期的快乐冒险。
《书苗》结构上的巧思还离不开细节的设计与呼应,让全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几个章节讲的故事似乎相对独立,各有侧重,但是几个重要人物还是将整本书串联在一起,书苗、吴霏、黄端等人物形象在叙事中反复出现,逐步成长,性格越发饱满立体。书中还有很多小细节相互呼应,找到这些细节也是另外一种乐趣。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少年时代的黄端曾经常代替父亲去天津看望杜绍庭教授,杜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历史地理,他曾经告诉黄端,“要把双脚踩在大地上,才能做出真正的好文章”。后来黄端离开家乡去异国求学,遭受父母双亡的巨大变故后心如死灰时,他想起了那句话,后来终生与大地相伴,以地质、考古、旅行这些与大地产生密切连接的职业谋生。这些有质感的细节让小说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能够有效激发读者的共鸣。
王苗是一位勤奋的青年作家,近年来其多部长篇小说出版,创作方向多集中在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领域。《书苗》与她之前的作品相比,在小说结构方面有着自觉的追求并且取得了良好成绩。这既是作家的自我进步与成长,也代表着新时代儿童小说发展的方向——作家既要讲一个读者喜爱的好故事,更要花精力讲好一个有文学品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