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色天空的明亮、干净、悠远
  《蓝天空》梅子涵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年6月版/35.00元

  ISBN:9787570235155

  关键词 散文集 写作风格 故事叙述

  ○吴正阳

  《蓝天空》是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新近创作出版的,继《绿光芒》《黄麦地》之后的第三本散文集。

  特意强调“儿童文学作家”,首先在于梅子涵一直以“儿童文学作家”为人们所熟悉、谈论,“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他所珍视的一个称谓。然而,《蓝天空》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不是儿童散文。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梅子涵第一本散文集《绿光芒》出版时,书籍封底出版社写的上架建议是“儿童文学”,而这本《蓝天空》,上架建议则是“文学”。作为一个成熟的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太知道地道的儿童文学应当是什么样的。

  而当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写起他的生活散文、人生散文,他长期创作儿童文学的感觉和经验,又不由自主地渗透其中,这也就形成了他的散文独特的风格,是如蓝色天空般的明亮、干净、悠远。

  “向着明亮那方”的故事叙述

  对于梅子涵来说,“向着明亮那方”正是他散文故事叙述的方向。在《灯光》中,梅子涵袒露自己是分外依恋光的,光、灯光之于他,已是自动感应,自动会亮,如影相随,也洒入他的文学文字。这也就形成了他的“光亮”美学,“光亮”哲学。在叙写自己的往昔岁月、自己所感受的生活时,梅子涵尽可能淡化那些沉重与伤痕,转而寻找光亮的角度,写出、画出光影照着的人生、世间,它们同样真实,但“温暖些,美好些,诗意充分些……”

  这种对光亮的痴迷、执着、坚守,一方面源于梅子涵从小的家庭教养,他的父母、祖父母所给予他的精神哺育,另一方面,也许也来自儿童文学的滋养。梅子涵相信童话,相信童话的天真与单纯、温暖与美好、轻盈与欢快、善良与诗意,他同样相信,“童话”的写作,可以将这些东西带给现实中的读者,如同一束光,照耀进他们的现实生活,他们会因阅读“童话”而变得明亮。这就是梅子涵的浪漫主义,也是他的现实主义。

  梅子涵不独写出自己生活的明亮,他还以那双追寻光亮的双眸,写出他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人的明亮,那些为人处世的明亮。

  “复归于婴儿”的精神境界

  在《依然童年》中,梅子涵讲述自己如何被命运突然“安排”进儿童文学,但他心满意足地往前走,在这个小学科里“讲课,写作,浅语,轻快,梦幻,温暖……兴致雀跃”。诚然,一切安排都是“美好安排”,梅子涵得以“以专业的名义,职业的名义,复活天真和滑稽……以文学的名义、生命的名义、浪漫主义精神的名义,带领着学校阶梯的课堂、社会会场的课堂,复活单纯和诗意……”而他自己,也得以“从满头黑发到满头白发”,却“依然童年”,依然如同一个孩子。

  梅子涵也正是怀抱依然单纯、温暖、善良的儿童心性,平等地对待、书写他所遇到的每一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以诚意的文笔为别人开个头,出一把小力气也以生命的尊严作为主题”(《蓝天空》)。

  人生而平等,人也活而“一样”,我们不过都是苍茫岁月中的普通角色,做着各自普通的事,过着各自普通的生活,无所谓高贵贫贱。在生活泥流中摸爬滚打的我们,最难的就是保持一份孩童般的“干净”心性,而难能可贵的也正是那一份孩童般的“干净”心性。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复归于婴儿”的精神境界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难以完全达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向着它的方向缓步前进。梅子涵所领悟的也正是这一点,“人性的完美尤其在远方,只能是我们自己半小步、一小步认真地去接近”(《扫地人》)。

  “悠然见南山”的人生感悟

  在阅尽人生的各色风景,遇见生活的各色人等之后,“悠然”也是此时梅子涵的心境。过往的一切,梅子涵都以一种极为亲切、自然的目光来看待,即使曾经轰轰烈烈、波澜曲折,随着岁月的沉淀,都变得悠然平淡,宛如一幅幅诗意的画作。

  而生活中那些原本就平平淡淡的人与事,在经历岁月的酝酿之后,梅子涵又品味出其中醇厚的真意。就在听一首歌的时间,梅子涵听到了人生的匆匆,感怀“旅人不只是出发和抵达,途中的看见、听见也都是他们的内容”,要“在停不住中停住了看看,听听”(《旅人》)。不过是洗一件衬衣,梅子涵洗出的却是一个平心静气、清净如水、克制谦和、轻松愉快的真实的生活人。

  如果说“南山”不过是陶渊明的一片心象,那么文学就是梅子涵为自己心造的朦胧景象。陶渊明“欲辨已忘言”,而梅子涵并不忘言,他总是努力地、虔诚地想要写出。他要写出那些逝去的人与事,让那些人与事再次鲜活起来,成为恒久;他要写出那些记忆中的光影摇曳,他相信“世界会变得慈祥”(《光影摇曳》);他想要叙事和抒情,因为这就是“生活的真实进行”(《小画像》)。对他而言,文学的缥缈也是真实,模糊、朦胧都美。

  在《蓝天空》一文中,梅子涵自问:“怀念和重温的天空,怎么阴雨也是晴朗呢?诗难道只是写出来的吗?诗又是什么呢?什么又是诗?”诗当然不只是分行,也不只是押韵,整部散文集《蓝天空》就是梅子涵写就的人生散文诗,是他的悠然自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出版集团
   第04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出版集团
   第05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广告
   第06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出版集团
   第07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发行集团
   第08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广告
   第09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广告
   第10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发行集团
   第11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发行集团
   第12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广告
   第13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优案推介
   第14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发行集团
   第15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深度访谈
   第16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优案推介
   第17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专题
   第18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中外交流
   第19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中外交流
   第20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广告
   第21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广告
   第22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作家专访
   第23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资讯
   第24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优案推介
   第25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广告
   第26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数博会
   第27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数博会
   第28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产业观察
   第29版:出版报道
   第30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31版:礼赞新中国 书写新华章·社长总编辑荐书
   第32版:综合
   第33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34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35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36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广告
   第37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广告
   第38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39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40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广告
   第41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广告
   第42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43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44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45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
   第46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优案推介
   第47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精品精荐
   第48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广告
   第49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0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1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2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3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4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5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6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7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8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59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0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1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2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3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4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5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6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7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8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69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70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71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72版:法兰克福英文专刊
   第73版:中缝
   第74版:中缝
引领新兴学科的佳作
蓝色天空的明亮、干净、悠远
解读美国政治的“另类”学术力作
玉尺量才 彤管文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专刊·精品精荐47蓝色天空的明亮、干净、悠远 2024-09-27 2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