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早期中国 文化 政治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论 创新发展
~~~关键词 货郎图 图像学 社会史
~~~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举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引用 [1]徐紫瑾. 一本书读懂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之根源 [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5-04-18(61).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本书读懂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之根源
关键词 早期中国 文化 政治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韩建业著/大象出版社2025年1月版/89.00元

  ISBN:9787571119324

  ○徐紫瑾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是韩建业用力最深,成果最多,也最能串联其学术旨趣的研究领域之一。他早在200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就有“早期‘中国文化共同体’或‘中国文化圈’”的提法。2015年《早期中国——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一书出版,是对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但仍留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后韩建业继续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形成了多篇专题性文章。此次《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编辑出版,收录了这些最新文章,及之前发表的小部分重要文章共计18篇,为读者认识、理解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提供了新的契机。该书探讨的问题众多,主要可以囊括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演变脉络,不同时期的格局,以及形成、变迁的机制三个方面,兼有对关键概念和方法论的讨论。

  申明“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内涵和外延

  “早期中国”或“最早的中国”是学界长期争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不同学者对“早期中国”的界定、形成时间、空间范围及文化特征等问题有多样化的解读。该书首要申明了究竟什么是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其和政治上的早期中国、中华文明的关系。

  不同于狭义的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或与“野蛮”相对的高级社会阶段或国家阶段,韩建业更赞同一种综合的观点,即文明是进入国家阶段后高度发达、长期延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实体(《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其正式形成以最早国家的出现为标志。所谓中华文明,一定程度上对应进入国家阶段的“中国文化圈”或“文化上的中国”。具体来看,距今8000多年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距今6000年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距今5100年中华文明正式形成并进入“古国”时代,距今4000年进入“王国”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与早期国家、“政治上的早期中国”相关但却有别。中国最早国家的形式是拥有区域王权的“古国”或“邦国”,而政治上的早期中国更强调统一的天下王权,其形成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王国时代”。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政治上的中国有合有分,当其强盛之时,范围与中华文明大体重合,但多数时候不及后者辐射范围之广阔,延续之稳定。

  厘清关键节点和文化格局

  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发端于何时,不同时期特征如何,又如何变迁发展,是该书讨论的另一重要主题。该书前8篇论文是对不同时期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分述,第9到11篇则是综论。

  该书再次强调在“早期中国”文化整合的过程中,黄河中游尤其是中原地区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诚然,因为对“中原”这一地理范围的具体界定不同,或因对不同地区早期文化特征和地位的认识不同,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过度强调中原地区的独特地位。但在裴李岗时代和庙底沟时代等多个关键历史阶段,黄河中游地区无疑是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最充分、最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各个小区域彼此交织、关系最密切的地区,为“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早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形成了周期性的“分”“合”现象。但总体来看,兼具“北方模式”和“东方模式”之长的中原地区,一直保持着厚积薄发的态势,不但在龙山时代全面超越其他地区,更在二里头时期形成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广幅王权国家。因此,可以说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化进程中的确具有一定的中心地位,是多支一体中华文明的主根脉所在。

  概括总体格局和“天下文明”模式

  对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总体格局的概括和“天下文明”模式的提出,是该书的另一重要成果。第10篇论文《最早中国:多元一体早期中国的形成》使用的是“多元一体”概念,而第14篇论文《论早期中国的“一支多元一体”格局》则使用了“一元多支一体”概念,表明韩建业对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格局的认识发生了改变。

  两者概念的核心区别在于对“元”的理解不同。按书中所说,“一元”的“元”本义为人首,引申为肇始本原。以往的“多元一体”概念中的“元”指的是族群或者考古学文化。韩建业认为,元即为根本之意,则早期文化中国、早期中华文明或者早期中华民族的根本应该是那些长久传承不易改变的思想文化观念,而非易变的物质文化和族群等。

  “多支”和“一体”概念也有作者研究的侧重点。“多支”不仅表现在“多元”所指的多个文化样貌或者支系,更表现在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的多种路径或者子模式。“一体”更倾向于是有中心、多层次的一体格局,特别强调黄河中游或者中原地区中心作用。这种“一元多支一体”文化发展格局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文明发展模式,有其独特的稳定性和包容性,被作者称之“天下文明”模式。

  “一元多支一体”相较于“多元一体”更加强调思想观念和文化基因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深度凝聚作用,侧重于挖掘中华文明突出的内在特性和精神内核,旨在揭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最本质差异。正是这种一元的宇宙观、伦理观和历史观的延续,成为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内在动力,是政治上的中国分裂的时候向往统一、统一的时候维护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说“一元多支一体”是对“多元一体”格局的补充和完善。

  该书的学术价值毋庸置疑。“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提出,可以说既是史前考古材料所体现的统一性特征使然,又是认识中华民族绵续几千年之根源的必然要求。它是作者的学术关怀和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

  当然,该书也并未解决有关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所有问题。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提出的“是否能从物质文化遗存归纳出精神文化层面的特质或者文化基因,‘一元多支一体’的提法是否比‘多元一体’更合适,距今8000年前、6000年前是否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两个关键阶段,政治上的早期中国是否起源于轩辕黄帝时期、形成于夏”都还是有争议的。但这些问题同时也构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是考古学界及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学者们可以不断深耕和完善的学术研究领域。该书收录的文章完成时间前后有别,作者的观点也随时间变化有所调整,值得仔细咂摸。不过编者没有标注每篇文章的出处,不能不说是一个小的缺憾。

  该书不仅是韩建业学术研究心路历程的生动写照,还为文化上早期中国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深度,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学术佳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代言人
   第0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代言人
   第0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0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1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1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集团
   第1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集团
   第2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公益宣传
   第2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发行集团
   第2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2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专题
   第3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出版专题
   第3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3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奇迹童书
   第3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奇迹童书
   第3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3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3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资讯
   第3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第4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4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4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4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业者论坛
   第56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57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58版:分销新视野
   第59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世界出版
   第60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精品精荐
   第61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
   第62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3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4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特别推荐书单
   第65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综合
   第66版:精品精荐
   第67版:精品精荐
   第68版: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广告
   第69版:中缝
   第70版:中缝
一本书读懂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之根源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重要读本
货担上的微观史:放大镜式多元解码《货郎图》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专业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启动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特刊·优案推介61一本书读懂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之根源 2025-04-18 2 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